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嫡女重生之不争不羡> 第六十六章 娘家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六章 娘家人(1 / 3)

贵妃伤神之际,徐茂前来关雎宫求见。

徐茂乃是贵妃的娘家二哥之子,因得了九边军粮生意,特进京领旨、谢恩。

贵妃仔细整了整仪容,才宣徐茂觐见。

整个徐家都仰仗她一人庇护,虽她如今处境不易,但不愿让娘家亲人看出她的狼狈、为她忧心……

中等身材、白净圆胖的徐茂恭敬地入殿。

行过礼后,他禀明来意“娘娘,小侄不日便要离京,筹备下半年送往九边的军粮。”

是来辞行的。

贵妃看着徐茂,想起记忆里他幼时面黄肌瘦的样子,满心都是欣慰、自豪。

她穿越到岭南的一个穷苦农家女身上,爹娘早亡,三个兄长都很关爱她这个幼妹,好吃的、好穿的都先紧着她,侄儿、侄女们都排在她后头……

至少,她改善了亲人们的生活……

贵妃嗔怪徐茂道“你是我抱大的孩子,如今怎与我生份了?不唤姑母、却叫娘娘!”

徐茂并不拘束,唤了声“姑母”。

贵妃点了点头,问了他几句兄嫂的近况,又特意叮嘱道“军粮兹事体大,圣上把这桩生意给你,是对你的看重,也是抬举徐家,你务必打起精神、仔细办差,万万不能有失!”

“收米粮时多向熟稔米粮生意的前辈们请教,以免被那以次充好、以陈充新的奸人诓骗……”

“九边偏远,运送途中亦不能掉以轻心,劳夫、护卫皆要选吃苦耐劳、本分勤勉之人……”

徐茂应了,然后自信满满地回道“姑母,您大可放宽心……”

“小侄深沐皇恩浩荡,定然妥当办差,不敢辜负姑母的抬举、损了宸王殿下的英名……”

“小侄在京都的这些时日,已一一拜会了兵部、户部上下的主管官员们,接下来无非就是买粮、送粮……”

买粮、送粮这种苦差事,他才不会亲自去办,分包便是!

只是,若叫贵妃知道了,未免横生枝节……

故而他顿了顿,收尾道“沈家做了几十年都没出岔子的生意,想来并不甚难,姑母且等着小侄归来复命时孝敬您!”

沈家做了几十年、稳赚不赔的生意,想来不会出岔子……

贵妃便放下心,问起另一桩事……

关于秋水夫人曾说的,“徐氏一族鱼肉乡里、为祸一方”……

贵妃想了想,开口道“茂哥儿,我近日听到了一些议论……道是徐氏族人行止失德,招致民怨……”

说完,贵妃肃然看向徐茂。

徐氏族人行止失德,招致民怨……

徐茂心里大惊不知是谁的事儿被捅到了贵妃跟前?

那上告之人,真是胆大包天,连徐家的人也敢招惹!

继而他心里略定贵妃并未斥责他,亦没有拦下他的军粮生意,想来并非他或二房事发……

何况,即便他做的事被贵妃知道了也无妨,他不过是与人合伙做了些不实诚的买卖……

哪像大房和三房的人,欺男霸女、胡作非为,不知背了多少条人命、惹下多少桩官司……

还有许多徐家的远亲,见也不曾见过贵妃,都敢恬不知耻地打着贵妃的旗号在外头招摇撞骗!

似他这般,被贵妃抱着长大的嫡亲侄子,不过赚了些黑心钱,又算得了什么?

再说了,无商不奸!

想到这里,徐茂彻底放下了心,坦然回贵妃道“姑母,侄儿并未听过这样的传闻……”

“咱们本家三房的子侄,都谨遵您的教诲,或学文、或习武,似小侄这般文不成、武不就的愚钝之人,便耕田、学手艺、经商……”

“家里的姑娘们也仿着大户人家的小姐那般教养……”

“人人皆都奋发向上,平日与人为善、不生事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