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玄幻魔法>崛起崇祯> 第一百一十七章 态势不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七章 态势不妙(3 / 4)

高兴?

唯有陈奇瑜轻蹙双眉,面有忧色。

倒不是因为扩大勇卫营的问题,而是担忧陛下把勇卫营取代京营的事说早了。

原本这样的事情,要悄悄地做,等到勇卫营壮大了,时机成熟,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现在说出来,传扬出去,掌握京营的勋贵心里肯定不痛快,自然要找陛下闹腾。

毕竟,如今的勋贵在文臣的打压下,只有京营这片自留地了。

如果连这片自留地都没有了,勋贵还剩下什么?

不过,在此大庭广众之下,陈奇瑜并没有当场向崇祯皇帝劝谏,他准备找个机会,私底下沟通为好。

“诸卿先切勿高兴,朕可有言在先,尔等若不能帮朕带出一支赫赫武功的无敌雄师,别怪朕到时不留情面。”

望着兴高采烈的勇卫营众将,崇祯皇帝板着脸,轻飘飘地说道。

只是话虽轻,内容却让人不寒而栗。

其实委实不怪崇祯皇帝如此严厉,实在是此事关系重大,说关系到大明生死存亡也不为过。

也因此,崇祯皇帝有必要敲打众将,以免他们得意忘形。

“陛下,臣定不负圣恩!”

众目睽睽之下,周遇吉率先表态。

不过,他可不敢替众人背书,唯有替自己保证。

“陛下,臣也定不负圣恩!”

紧接着,黄得功也代表自己表态。

“陛下,臣也定不负圣恩!”

顿时,众将一个个代表自己表态。

响鼓不用重锤,点到为止即可。

再说有陈奇瑜、黄得功、周遇吉、孙应元、卢九得、刘文斌等人,崇祯皇帝其实也很放心。

故而在敲打他们一番后,崇祯皇帝立马又露出笑脸,一副朕心甚慰的模样。

“诸卿只要能忠心国事,朕必不啻厚赏。

也请尔等告诉手下将士,若是不幸为国捐躯,家里的眷属,由朝廷供养。若是有伤残,朝廷必使之衣食无忧!

朕绝不让将士们流血又流泪!”

面对勇卫营众将,崇祯皇帝许下了庄重的诺言。

“陛下……”

终于,陈奇瑜忍不住轻唤一声。

陛下太疯狂了!

为了勇卫营快速成军,鼓舞士气,陛下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只是,这不现实啊!

说起来,在大明,普通将士战死或者伤残,也有一笔一次性五十两纹银的抚恤金。

可是陛下此举,却要照顾战死将士的家属以及受伤将士的一生,这负担就大发了。

纵使陈奇瑜相信陛下有能力解决财政问题,可如此庞大的负担,日积月累,岂不是又要拖垮大明的财政?

故而,陈奇瑜才试图出声阻止。

崇祯皇帝知道陈奇瑜的意思,微笑着摇摇手,坚定地对着也非常震惊的众将说道“晋商覆灭,必须有人来接手他们的生意。

朕将从有功将士的家属中,择选经商有道之人,取而代之!

只不过,有些条陈必须改一改了。”

崇祯皇帝此话一出,陈奇瑜松了一口气,众将也都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以商养军!

晋商庞大的财产是如何来的,还不是靠大明朝廷的政策起家。

大明初年,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策略,使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国内日益安定。

然而,北部边境由于蒙元残余势力不断试图南下,迫使明朝将大量军力囤驻于北部边境。

同时,受限于南北经济及物产产出的不平衡情况影响,边镇军需需求量巨大,但供给严重不足。

为解决这一问题,大明创立了开粮纳中的制度。

即由户部利用食盐的专卖权,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