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宋耻> 第二百七十七节 三圣(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七节 三圣(1)(2 / 3)

,场外码头上,却有一艘帆桨船。不敢进城,让三个皇帝赶紧登船,船工立刻开船,顺流而下,进入辽河。

帆桨船速度很快,顺流而下,不比骑马满多少。可依然过了十几天,还在辽河上飘着,老宋从船舱里看去,看见了一座大城。

“这是辽阳府吧?”

老宋问道,他一路进入辽东,见过不少城池,但却没有经过辽阳,看到一座雄城,甚至比金上京还大,心想辽河上大概也就辽阳府可能有这样的规模。

他猜的不错“陛下真是慧眼,此城正是辽阳。辽国东京,如今是挞懒的都城。”

“这挞懒是敌是友?”

老宋问道。

陈忠道“挞懒势穷,得罪不起燕王。如今与燕王通贡,常来贸易。小民认得几个做买卖的燕王贡团,等进了辽阳,小民去寻得他们。求他们带三位陛下回国。还委屈三位陛下,充作小人家眷,以免泄露行踪!”

老宋道“还是你想的周全。挞懒毕竟是金国旧臣,还是小心为上。”

说着,船靠上了辽阳码头,陈忠叮嘱一番,自己上岸进城了。去了半日有余,终于带来了几个商人模样的人物,这几个人让老宋他们等着。

又等了半日,天色昏暗的时候,有一艘海船停靠在码头的海船泊位上。陈忠让三个皇帝移驾,快速登上海船。在海船酸臭的船舱里窝了一夜,第二天才开船。

如此漂流了一个多月,等到船停靠在岸边的时候,他们已经成了臭人。

“王爷。有必要这样?”

越国公主挺着一个大肚子,愤愤的说道。

“还不是因为你们赵家人心眼小!”

李慢侯说道。

“怎么就小了?”

“我敢正大光明去迎接三个皇帝?赵构还不得疯了!”

赵嬛嬛冷哼一声不说话。

燕王这个最有权势的王爷,将几个前皇帝接到最强大的东藩境内,赵构会睡不着觉的。

“那也不用在这里干等着,我们去登州等着不行吗。”

“演戏就得演的真一点,不然要惹麻烦的。”

宋徽宗的商船已经到了登州。

老皇帝依然不敢下船,三个皇帝躲在船舱里,偷偷摸出去,趴在船舷上眺望。

这是登州?

他们有些难以置信,太热闹了,热闹的仿佛换了一个人间。码头上人头攒动,牛车、马车往来不断,车夫的吆喝声,谩骂声不绝于耳,不断传来车夫的鞭饷。人马车流进出的城门正对着码头,城门并不是一座,而是十几座,为了方便车马进出,几乎把城墙都拆了。城门之间,则矗立着碉楼。

因为通海,如今登州也是人口超过二十万的大城市了,不过还是比不了南边的胶州港,哪里的人口都超过三十万了,跟齐州并列为东藩最大的城市。主要是因为登州往北,胶州往南,显然最繁盛的贸易线还是在南方。同为南方港口的海州,发展也不错,也已经有十万人规模,李慢侯以前觉得海州没有前途,谁知道棉花挽救了这片土地平坦的沃土。缠绵带沿着山东南岸一直蔓延到海州,海州的棉田规模广大,而且发展出了庞大的加工业。只可惜港口还是被胶州压制,海州只做内贸,跨海贸易的棉布依然是经由胶州和登州出海。

“只知燕王能领兵,不想治国也不错。登州称得上物阜民丰了!”

赵楷感慨道。

燕王是他亲妹夫,他自然要不吝赞美之言了。

宋徽宗道“我常听说,临安不比开封差。”

老宋可得为赵家人说话,说到底燕王是一个胁迫君王的乱臣贼子。

“父皇、皇帝所言极是。”

赵桓附和,谁都得罪不起。

“陛下。都办妥了,请三位陛下移驾。”

终于从码头上看到了陈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