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魏汉华夫人传> 第42章 初七宴会(神秘的二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章 初七宴会(神秘的二更)(1 / 2)

正月初七,人胜节

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这一天向来有戴“人胜”的习俗。

人胜是一种头饰,由剪彩为花,剪彩为人,可以用来来贴屏风,也可戴在头发上。

今年的初七,崔家大宴,答谢宾客。

阿巧正在帮令谨梳头发,一边感叹一边询问道“主子头发真好,又黑又顺,不知道主子今儿个是想梳个什么发型?”

“双平髻,再贴个小燕子就行了”令谨想想回道。

阿巧脸上有些不同意,她可看见今儿个菊儿去领了不止一张金锡箔,怕是给十娘用的。

“哈哈哈,好了好了,你们想想,今儿个客人都是世家贵族,怕是每个人头上都贴着金锡箔,这一看过去,不太闪了么。”不知为何,令谨今儿个总觉得起来就心跳的有些快,她才不想出什么风头呢。

阿巧却认真想了又想,认同道“主子说的是,那我这就给您梳头发。”

双平髻的编法,是将发顶平分两大股,梳结成对称的髻或环,相对垂挂于两侧。这种发式多用于未成年之少女。十分平凡多见。

因着简单,阿巧三两下就将头发梳好,又将剪裁好的一个金箔的小燕子贴在了令谨的发髻上。显得是俏皮而又灵动。

可配上这双平髻,显得令谨年龄看上去愈发稚嫩,倒是和十三娘的年龄感相靠近。

令谨本想和阿娘一起去,可朱颜“临阵脱逃“,派了辛嬷嬷给告诉她好好去玩,竟然连借口都懒得找。

于是又磨蹭了一会儿,提前吃了个点心,令谨这才带着阿巧和阿云慢悠悠地出了门。

今儿个的宴席是在崔家西边儿的芙蓉园,因着这院子有片曲折的水域形似芙蓉而命名。

芙蓉园离着令谨的院子不远也不近,令谨在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时不时便会跑来芙蓉园里逛逛,一来强身健体,二来这园子颇有一股子眉黛敛秋波,山明水秀的优美。

院子之大,池南每隔二十步,便有一座造型精巧的亭子,造型不一,亭上有匾,依次可见“紫云楼”,“彩霞亭”,“梅花弄”等风雅之极的名字。

池西则建了一座“杏园”,内建了一座三面观看的大戏台,大斗上施四根横陈的大额,呈额坊式的建筑。

平日里枋池中是可以撑画船的,去年夏季,未出嫁的长子长女,崔大娘在里面栽满了千叶红莲,夏夜香风率一二十里不绝,引得当时文人骚客赞不绝口。

令谨踏入院中,不出所料,今儿个大家的打扮甚是争奇斗艳,望过去只觉得金光一片。

就连小郎君们,也是多有在头发上打扮。

这年代,男子都追求肤白玉官。

令谨先是朝着池南的亭子里看了看,发现除了家中姐妹,竟无一人认识的,摸摸鼻子,抬脚朝着杏园走去。

杏园的人不算多,大部分的人今儿个来,可不是为了看场戏而来。

寥寥无几坐着的就是个几个小娘子,怕也是不知道是不是懒得出去交际。

找了一个边角的位子,令谨默默坐好,上面正演着苏中郎。

这戏虽荒唐,不过是看着男扮女装的中郎妻子被女扮男装的苏中郎追着打,动作滑稽,逗个乐子。

令谨默默地看了一会儿,正觉得这戏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打算叫了丫鬟一起离开。

岂料天降横祸,不知从里走来一个吊三眼,颧骨横露一脸刻薄相的小娘子,端了一杯水突然泼向令谨,茶水滚烫还冒着热气,幸好令谨心怀警觉,站起来就是往后一窜,这才没有烫到。

吊三眼小娘子泼完后,毫无诚意地冷笑道“哎呀,刚才没看到这儿有人。谁让你这么不显眼呢?”

令谨因着窜的急,一不小心就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