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3.(2 / 2)

与真正的理想不同,理想化意象有一种静止的性质。它不是他必须不断努力才能接近的目标,而是一个他顶礼膜拜的观念。真正的理想有能动性,它刺激人去接近它,是促进成长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宝贵力量。而理想化意象却肯定会对成长构成障因为它不是否认缺点便是只谴责缺点。真正的理想把人引向谦虚,理想化意象则把人引向高傲。

这一现象无论人们怎样对它进行界定,总之,它早就被认识到了,各个历史时代的哲学著作都提到过它。弗洛伊德将它引进了关于神经症的理论,给了它一系列名称自我理想、自恋、超我。这一现象构成阿德勒心理学的理论核心,被他称作“争取优越”。如果要详细指出这些看法与我的观点之间的异同,那么话就太长了。简言之,所有这些理论只关系到理想化意象的这个或者那个方面,而没有统观整个现象。因此,尽管弗洛伊德和阿德勒及其他许多科学家(比如弗朗兹·亚历山大、鲍尔·费登、伯纳德·格鲁克和恩斯特·琼斯)做出过贴切的评述和争论,这一现象的全部意义及功用还是没有被认识到。那么,它的功能究竟是什么?显然,它满足基本的需要。无论不同的心理学家怎样从理论上解释这一现象,他们在有一点上是一致的,即认为此现象构成了神经症的堡垒,难于攻克,甚至毫无办法对付。比如弗洛伊德认为,一种根深蒂固的“自恋”态度就是治疗的最大障碍。20

先谈谈那种也许是最根本的功能理想化意象取代了基于现实的自信和自豪。一个最终逃不脱神经症的人没有机会从一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