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第663章 热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3章 热拍(2 / 4)

道具组从顶棚上洒下一层泥灰。

这些都准备妥当后,一直在帐篷那边避阳对台本的主演们上来,一声“action”后,摇臂举着摄像机,从破开的指挥所顶部往下探破布冒烟帐篷顶、冒着青烟飘着小火苗的断木、血迹斑斑的尸体横陈、大佐阁下的握刀姿态、破碎一地的电台发报机一个个此前的细节努力,此刻呈现在拍摄镜头里的,就是十分鲜活的真实!

原版中,《亮剑》之所以比其他抗战电视剧多出了一种真实感,就是因为这样的细节,他们是做到了极致,现在,挑起大梁的红星剧组,同样是将这种战场的真实感发挥到一种极致。

这样的一场戏下来后,剧组的工作人员们,已经是手臂一甩,就是一道水线,这可是地地道道的热拍了。

而这样的拍摄态度和作风,落在了一众演员们的眼里,也落在了随行而来的官兵眼里。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啊。”

一杯沁凉的绿豆汤下肚,主角李云龙的饰演者李友兵就在心中不由的感慨道。

过去,他也只是耳闻一些好友说过,红星影视这个军事抗战片领域的崛起者在战场抗战一道是多么专注,他也曾坐在影院里看过这个影视公司的优秀作品。

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现在身处在剧组之内,亲眼看到这个在演艺圈和观众口碑里都文明遐迩的剧组运转时,心中的认知才是越发的深刻。这种感觉,李友兵只感觉以前与陈丽那位女军人导演合作过时感觉到。而正是这样的深刻,也愈发化为了对《亮剑》这部剧公开面世时的期待!

心有所感的也不只是看在眼里的演员们,随行而来的官兵们也会感觉到新奇和一些的震撼。

以往,他们会训练如何作战,如何敢打必胜。但是现在,却是在经历如何重现四十年代的战场,这是一种全新且值得往后回味的感受。

眼下这场柱子打炮的一场戏拍完后,剧组工作人员们休息了一下,演员们则是开始对着下一场戏的台词,准备着下一场的戏

夏天的夜,总是会来得迟一些。

太阳与地平线的高度越低,没有了那种火辣感之后,这也成为此时红星剧组最活跃的时候。

趁着日暮的清凉,李南池动员剧组,准备起了营救张大彪的戏——突围之中的张大彪因为腿受伤与队伍脱节,被鬼子围住,突围出去的团长李云龙决定率部再次折回去救人。

营救张大彪的戏本身并不复杂,但红星剧组是对这段戏做出了一些修缮的。

李南池不否认这段情节安排得就很好,要说在把握抗战节奏感这方面,《亮剑》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单论这开头一上来的情节,从突围战打成冲锋战到两炮炸死联队长、再到返身再救张大彪,每走一步都在观众的意料之外。爽点、个人英雄主义、反套路、节奏感、真实感可以意外的发现,这部经典抗战剧里的元素放在浮躁快节奏的当下,都格外的适应。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段戏就没有问题。

就以营救张大彪这段戏而言,原版里面,李云龙拿着机枪都还没开突,对面的鬼子就开始倒下了一大半。而且,作为导演,李南池就很不喜欢已经枪口对枪口的时候,己方这边还要先喊上两声“小鬼子我艹艹”。

这些瑕疵点,尽管瑕不掩瑜,但总归是糙了一些不是?

当然,喊话还是要喊话的,但李南池是安排着李友兵他们是边冲锋边喊话,而不是停下来喊完再冲锋。这顺序之差,就能造成不一样的观感效果。

对于李南池而言,他是立志于将《亮剑》这部电影打造成红星影视历史上一座永不可逾越的丰程碑的,这不仅是事关红星厂的发展声望,也更有着心中永无法割舍的亮剑情怀。所以,此刻开拍的过程里,他是一点一滴复原这零五版的亮剑,并在纠正其中的一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