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大宋枭途> 第四十一章 武人能做更多的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一章 武人能做更多的事(3 / 4)

防帅臣进一步探听辽国的动静虚实,摸清情况后再做主张。

后来,雄州知州和诜接到赵佶的密旨后揣测,朝廷可能要对燕云有所图谋。

于是,和诜不惜重金,多方招纳辽国豪俊之士,大力搜集辽国各种情报。

不久,有个辽国商人献给和诜一张燕山地图,燕京地区的山峦平原,森林河流,大道小路,城乡村镇等,俱在其中。

和诜如获至宝,亲自赴京,将地图呈给赵佶。

赵佶将这张燕山地图悬挂在崇政殿里,时常痴痴地端详。

这样一来,收复燕云故地的愿望,便在赵佶心中日益强烈起来。

又过一段时间,赵佶接到河东路代州守臣王机的奏章,说辽国应州知州王师中率领全家来到代州投诚。

赵佶大喜,立刻令王机派人护送王师中一家速来京师赴阙。

也是在延庆殿,赵佶接见了王师中。

问及辽国当时的情况,王师中的说法与赵良嗣基本相同。

赵佶让王师中谈谈对“联金灭辽、收复燕云”战略构想的看法。

王师中认为这是一个好战略,他说“现在辽国已日薄西山,而女真恰好相反,如日出东方。大宋若能抓住辽国内乱的这个时机,收复燕云易如探囊取物,而联金灭辽,必将加速这一进程,实乃上策。”

后来,辽国易州涞水人董庞儿聚众起事,攻陷城邑,声势浩大。

不久,董庞儿派人来宋,送来降表,表示愿意归顺大宋,在降表中,他自称“抚宋破虏大将军董才”,决心攻取燕云旧地,报效大宋,并请求大宋出兵支持。

当时,蔡京和童贯都建议赵佶接纳董庞儿。

蔡京认为,借助于辽人之手收复燕云,乃是上上之策,董庞儿起事,就是一个绝好机会,不可错失。

童贯则主张,以支持董庞儿为由,直接出兵北上,收复燕云。

赵佶于是同意招纳董庞儿,并且许诺如果董庞儿能助大宋收复燕云,日后可以封其为燕王。

蔡京遂令有关部门,秘密给董庞儿的军队制作战袍冠带,一旦接收了之后,就将他们纳入宋军的编制。

那些日子,赵佶很兴奋,他命令童贯从中央禁军之中抽调一部分精锐组成前军,同时,令河北各路做好战时后勤保障准备,还计划以换防之名,将西军主力秘密开往河北边境集结。

不久,北伐前军从东京悄悄出发——童贯计划率北伐中军于三月上旬出动。

时任知枢密院的邓洵武,闻讯后,急忙入宫,请求面圣,还没等获准,他便风风火火地直接闯进了崇政殿,将一篇强烈反对伐燕的奏章《北伐问目》直接交给赵佶,并请求赵佶命蔡京前来当面讨论。

邓洵武的这篇奏章篇幅很长,一共陈述了二十七条有关北伐利害的事项,而且每一条都详加注释。

如“出师无名”这一条,他注释说依靠宋辽盟誓,百年以来,两国之间从没发生过战事,现在忽然要出兵伐辽,毁掉盟誓,为什么呢?用什么理由来告知天下百姓?又用什么理由去告知辽国?出师无名。

奏章结尾,邓洵武深情的写道“官家,请您审视一下今日之朝廷,谋议之臣,有比得上赵普的吗?将帅之良,有比得上曹彬和潘美的吗?甲兵之精,能比得上开国之初吗?那时,以太宗之神武,赵普之谋略,曹彬、潘美之大将,百战百胜,征伐四方,而唯独对于燕云,几次进攻都以失败而告终。那时不行,今日就行吗?且不可轻言出兵。百年盟誓,一朝弃之,诚恐兵革一动,中国昆虫草木皆不得而休息矣!”

看完了邓洵武的奏章,赵佶不禁动摇了“出兵北伐,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

赵佶又心想“契丹不同于吐蕃,也不同于西夏。契丹是一个草原帝国,它当年横扫整个草原,所向披靡,一旦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