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第三十章 接手项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章 接手项目(1 / 2)

“这事要向魏老师汇报一下。”陈婉清道。

“效率只是从45提高到5,有这么重要吗?”许秋不解。

“嗯……对3ht这个基准体系来说,5就是一个门槛,”陈婉清解释道

“像我现在在写的这篇文章,其实新意不是很足,档次差不多在sci二区到三区之间吧,但如果我有5的效率,那么投二区的期刊,审稿人看到效率做的挺高,便有较大几率通过。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光电领域的衡量指标太少了,除了光电转换效率外,没有其他靠谱的比较方法。

而且除了行业大佬外,大多数研究者都在灌水,那么怎么区分他们工作的优劣呢,比较效率的高低就是一个简单的手段。

当然了,如果文章中有什么独特的观点、结论,那便不再讨论范围之内。

现在科研工作者非常多,而且硕士、博士想要毕业,就必须要发文章。

但大多数人并没有完成开创性工作的实力和运气,因此只能灌水。

大多数人所做工作的套路都差不多,因此当你在同一个领域内文献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能快速阅读大量文献。

只需要看看别人讲的故事是什么样子,注意点不要和他完全重复就好。”

“这样啊,学术圈的潜规则还真多。”许秋道。

“做科研有点像是抽卡游戏。

卡池里面有ssr、sr、r、n等等卡片。

对于大多数研究者来说,可能抽到n卡的几率超过90,只有不到10的几率可以抽到r卡,至于再往上的sr、ssr,概率低到可以忽略。

关键在于,你不花费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去完成实验,根本不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卡。

对于大佬来说,他们凭借自己对行业的独到理解,抽到ssr的概率或许能达到1,但还是太低了。

那么,他们就会找到其他人去帮他们实现自己的想法。

这也是大课题组的模式,一个院士带几个长江,一个长江带几个杰青,一个杰青带几个博士、博后。”陈婉清道。

“听起来大课题组的模式更好,那我们学校怎么大多数都是小课题组,为什么不抱团呢?”许秋问道。

“这个和学校有关,能进我们魔都综合大学的,都是在某个领域内有所成就的人,这样的人往往不愿意轻易屈居人下。

而合并成为大课题组就会有主次之别,所以大都是自己单干,最多找其他人合作,而不会轻易的合并成为大课题组。

但对于稍差一些的大学,他们对于优秀的科研人才吸引力不足。

他们可能会用一栋楼或大量科研经费为等代价,掏空整个院系的资源,挖来一个院士、长江,然后组建一个大课题组,合力公关一个方向。”

…………

两人来到魏老师的办公室。

“怎么了,有什么事吗?”魏兴思见到二人同时进来,有些诧异。

“是这样的,许秋发现了一种新的旋涂方法,现在3ht:c[60]b基准体系效率做到了5,而且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陈婉清小心翼翼道。

“可以啊,这是重大突破,”魏兴思赞叹道“许秋,讲讲怎么旋涂的。”

“就是先让匀胶机转起来,然后用移液枪快速将溶液喷到基片上。”许秋道。

“嗯,重复性好吗?”魏兴思道。

“还可以,做了三片,都比普通旋涂方法高。”许秋道。

魏兴思点了点头,然后站了起来,在房间内一边踱步一边思索,忽而道

“陈婉清,你按许秋的方法,试一试你现在的那六个体系,看看能不能把效率在提高一些,比如6。”

陈婉清听到6,呆在原地,没敢接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