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239 “有了!”(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9 “有了!”(求订阅)(3 / 4)

后,许秋躺在床上,进入模拟实验室,开始探究效率的偏差的原因。

为了保险,他同时打开模拟实验室ii中保留的实验记录,以及学妹的实验记录本,首先核对从模拟实验室中拿到的条件,与学妹实验时的条件是否一致。

“我的体系,7效率下对应的条件是……学妹操作时的条件是……两者一致。”

“学妹的体系……两者一致。”

“至少她的实验记录上是这么写的,模拟实验室记录也不会出错。”

“既然这样,那只能亲自实验来试试看了。”

“说起来,模拟实验室i有好些日子没有使用了,还是蛮怀念的。”

许秋嘀咕着,转入模拟实验室i,选择了“理论7,实际648”的体系,用学妹剩余的溶液,按照之前给学妹的条件,旋涂了三片同样器件结构的基片,放入蒸镀舱内蒸镀。

开启机械泵、分子泵,抽真空。

以他现在的权限等级,开启8倍加速后,手套箱瞬间高频震动起来,如同抽风一样,形成了一道道残影。

好在许秋在模拟实验室中是绝对的主宰,直接对屏蔽了声音的感知,不然估计要被排山倒海般的“duang”“duang”声给吵死。

不多时,蒸镀结束,许秋得到了三枚银光闪闪的器件。

开始测试。

652、661、647。

这是三片电池器件的最高效率,可见重复性还是不错的。

有这样的结果也不意外,他刚才在旋涂过程中,完美的控制了每次操作过程,几乎完全一致。

现在的结论就很明显了,相对于这个条件本来对应的7的效率,更接近于学妹的结果648。

“这样看来,应该是在溶液配制上出现了问题。”

许秋拎起绿色盖子深棕色瓶身的玻璃小瓶,一边旋转着它头上绿色的帽盖,一边思索。

帽盖上有学妹留下的娟秀的字迹“x8,cf,04,1:15,9,324”

这里的x8,其实指代的就是许秋的第三代8系列3ddi分子,全名是di3bxse8,之后如果写文章的时候应该会简化一下下,毕竟确实太长了些。

剩下的就好理解了,cf是氯仿溶剂,04是dio的体积分数,1:15是da质量比,324是溶液配制日期。

“如果是溶液配制上出现了问题,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许秋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迅速返回模拟实验室ii,调阅起完整版的实验数据。

“保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光电转换效率与dio的体积分数的依赖关系dioce)为0(524),01(618),02(633),03(658),04(701),05(687),06(675)……”

的体积分数偏差01,效率就从701降低至658,看这个趋势,如果是025左右的dio加入量,那么效率值很可能在648附近。”许秋分析了一番,突然打了个响指

“心机之蛙一直摸你肚子,一定是dio添加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他回忆了一下他自己实验操作,在添加dio时,用到的是0520微升量程的移液枪,按每次配制溶液为1毫升计算的话,04只有4微升,如果溶液只有几百微升的话,dio的加入量就更加少了。又是粘度不低的液体,在用移液枪转移的过程中,总会有一部分残留在枪头内。

理论上,移液枪头在设计的时候,会考虑到液体残留的情况,比如标度是10微升,可能实际吸取的是11微升,挤出的正好是10微升,有1微升残留。

但这种设计通常是针对低粘度的流体,对于dio这种高粘度的流体,可能吸取11微升,挤出6微升,5微升残留,这就会导致理论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