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重生光影年代> 第二十五章 锦绣的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章 锦绣的锦(2 / 3)

看了。

看得出她很有才华,白描、水彩以及工笔都有一定功底,画册上大多是些古装造型图,款式有传统的也有改良时装。

一包实物是多款她设计的新汉服,手工刺绣精美绝伦,缝制技巧一流。

苏长青像验钞似的仔细研究,就差拿个放大镜了。

很难想象现在还有年轻人能把传统女红做得如此地道,苏长青在校时跟过几个剧组,其中也有古装戏,见过目前最高水准的手工古装,虽然大量使用了机器,仍和陈锦的没法比。

不过陈锦显然在努力将她的新设计商业化,苏长青很怀疑她的东西目前能被市场接受,这是个生不逢时的艺术家。

她的理念即可说守旧也可以说太超前,生在两百年前或者二十年后都行,现在恐怕是个尴尬的时候,恰赶上社会氛围缺乏文化自信,排斥传统。

不过制作戏服倒是正好用得上。

陈锦说她不太会读书,从小就跟着家里人学女红手工,祖上世世代代在江南织造为大内和各级衙门缝制服装,光学这些手艺就够她耗费了绝大多数时光。

这份执着令人敬佩,这是个冷门行当,没有定力干不了。

说着她打开另一个小包裹,拿出两块禽纹补子。

补子就是官员官服前胸后背上的图案,都是手工刺绣,明代的补子样式被清代继续沿用,形制内容大体一致。

“这是清二品文官的锦鸡补子,一块是我太爷爷当年在江南织造时绣制的,一块是我模仿制作的。”

看来她太爷爷手脚不太干净,官家东西成她家祖传的了。

两块一新一旧分辨出来不难,不过纹样以及刺绣质量几乎一模一样,难分轩轾。

虽然是一小块刺绣,但是针法相当复杂,其他刺绣工艺师没有正宗传承恐怕很难完复制。

可以想象,如果在电影里给她的作品几个特写,能提升不少格调。

“看来你尽得祖上真传,除了你这些改良汉服,制作过正统平民古装么?”

“以前做过几件,平民服装都比较简单,即便没做过的款式看一眼就会了。”

“铠甲类呢?”

“没有……没人需要,那个真要按照古制打造,一套二三十斤。”

“没有为影视剧设计造型的经验?”

“没有……我来北京大半年了,一直在潘家园帮人做事,也挑了个摊子卖自己设计的新汉服,不过生意……”

潘家园是北京最大的古董市场,那地方倒是有大量古旧纺织品需要缝缝补补。

胡笳的介绍很神奇,不知道她是怎么找到这个裁缝的,不得不说眼光相当独到。

没钱没地位没名气,大师也得变裁缝。

说实话苏长青挺欣赏陈锦的才华,翻着她的画册沉吟了许久,然后说了一句不着边际的话:“我们工作室签约了四个模特。”

陈锦:“哦?”

“以后肯定还会签约更多,你也没上过T台吧?”

“没有,电视里看到过。”

苏长青看上去有点心不在焉:“T台也是个舞台,宽两米,通常长十五米左右,模特在上面走来走去。”

“嗯。”

“服装模特当然得有服装,之前我的模特没有像样的衣服,大半时间穿泳衣晃晃荡荡。”

杜可可看了他一眼,这又在胡说八道什么?

陈锦这时听明白了:“您想让我给模特设计衣服?”

“那是以后的事,你还需要些磨练,”苏长青这时已经想清楚了:“我可以聘请你加入服装组,参与电影《公主的决断》制作,继续给大内、官员做衣服,不过这是个短期工作,戏拍完了恐怕还得回潘家园练摊。”

陈锦很高兴,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

不过能把一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