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重生光影年代> 第四百八十章 顺风顺水的航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八十章 顺风顺水的航线(2 / 3)

得如此厉害,率先解锁了流量副本。

不过凭良心说,大多影评还是挺专业的,在全面分析评价了影片之后才开始八卦,拼点击率之前还残留些许坚持。

这就更要命了,还不如粗制滥造,让人不那么当回事。

这些娱乐化炒作原本真可以会心一笑无伤大雅,但对苏长青显然致命,八卦影评一旦传回国内,之前的控评全白费,他这个老船长要翻船。

泰坦尼克沉了,难道平湖号也要翻了?

其他姑且不说,苏长青甚至觉得有些辜负韩厂长所托,好好的外宣片怎么就成了这个局面?

梅露兰倒是很惊喜,把文章连篇指给苏长青看“舆论普遍认为你是为我拍了这部电影,真对不起,昨晚我居然有些不相信。”

别说她不相信,苏长青自己也不信。

他有些怀疑,自己又红有专的良心之作,怎么就被齐刷刷写成献给梅露兰的玛丽苏电影了呢?

会不会是哪个兔崽子在背后操作?

他立马避开梅露兰给大卫·兰道打了个电话“怎么影评大面积指向我的绯闻,不会是你们发行方通稿炒作吧?”

这不是不可能,只是梅露兰已经在《僵尸之地》被炒作利用过了,再来一遍的效果容易适得其反。

大卫·兰道果然矢口否认“发通稿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哪还敢干这种事。”

这个苏长青不太相信,怎么就过去了,发通稿是老米的传统技能,从来不曾放弃。

不信也没用,他没证据证明任何人花钱发了通稿。

既然来电话了,大卫·兰道顺便报告了好消息“《航线》昨天平安夜的上座率极高,今天开始院线都进一步增加了排片量,已经超过《杀死那个人》水平,直逼《泰坦尼克号》了。”

也就是说不管绯闻炒得苏长青是否痛苦,这片子肯定先赚大钱了。

大卫·兰道还进一步说“现在口碑票房都非常好,这对奥斯卡很有帮助,这方面我有经验,预感《航线》前途顺风顺水一片光明。”

和许多电影大奖不同,奥斯卡是看票房成绩的,商业气息非常浓,大卫·兰道是《泰坦尼克号》的制片人,当然有经验。

放下电话,虽然没找到答案,苏长青倒也平静了许多。

不就是个陈年绯闻么,有什么大不了。

“也就是我这种要脸的、对作品有特别期许的人计较,其实许多电影都炒绯闻搞营销,大家看了未必当回事。”

至于传回国内炸锅,他怀疑几年下来国内已经没有锅可炸,都是旧事热度太有限,比较讨厌的还是带偏了方向,令作品内涵失色。

事实也证明这一点,接下来没有人找他翻脸吵闹,连柳雨菲电话里也只是淡淡说“吃一堑长一智吧,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这算很给面子了,一切都是过去的错,而且强行相信他已经悔过了。

然而苏长青并不承认有错,这方面他信奉一句来自宝岛的名言即便被按住屁股,都得坚称在谈理想谈工作。

接下去几天宣传繁忙,《航线》的口碑直线上升,讨论越来越多,而且渐渐聚焦影片本身,绯闻不出意料很快被媒体和观众抛诸脑后。

苏长青很欣慰,都说米国有很强的自我纠错能力,果不其然。

当然也可以说节奏快,什么事都一阵风。

票房当然随之节节升高,圣诞假期期间全球票房就超过了四亿美元,接下去还有元旦假,而国内还连着春节。

十二月二十八日,本年度上映的电影尘埃基本落定,金球奖率先公布了入围名单,《航线》异彩夺目。

周一拜票,故事接近尾声,悬念越来越少,推荐票、月票也越来越少,还是拜拜吧,谢谢大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