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汉服之美,天下无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汉服之美,天下无双(2 / 3)

连晋已经将战前能够用的招数都给用上了,现在只能是靠他自己了。

第二天一整天王霄都没有外出,项少龙也不敢出去瞎浪。

别馆里进驻了一批陶方亲自带来的武士,连晋赵穆他们除非调动城卫军,否则的话根本打不进来。

到了傍晚时分,王霄留下元宗守家,带着项少龙在陶方的陪同下,策马向着赵国的王宫走去。

赵王的封号是王,他是称王的所以宫殿叫做王宫而不是皇宫。

汉以后众多野心家,随随便便就敢称皇呼帝号至尊,可在这个时代里却是没人敢于逾越。

也就是到了祖龙一统天下,感觉自己还叫个秦王不够格调,这才创造了皇帝这个至尊称谓。

赵王宫就在邯郸城的正中位置,占地面积不算太大。

这个时代的王城要兼顾城防与民生,毕竟一旦围城战的时候就需要靠这些抵抗下去。

所以祖龙拆了咸阳城的城墙,刘邦建长安城的时候皇宫占了城内大半区域的事情,那都是在天下一统的和平环境下。

征伐不断的战国时代里,谁要是敢做这种事情,那真的是要让敌国的人活生生的笑死。

虽然赵王宫的面积不算太大,不过这里四周城墙环护,城河既深且阔,俨若城中之城。从防守力度方面来说,算是邯郸城内最强的地方了。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固有现象,那就是经常会爆发内乱。

因为执行的是分封制度,那些君啊,卿啊什么的都有着自己的家将,还能大量招募门客什么的。

在这个全民皆兵的时代里,手中拥有武力的人,遇上事情的时候,第一反应也就是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

所以春秋战国数百年,各国的内乱那叫一个此起彼伏。

赵王如果不把自己的王宫修建的坚固一些,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被手下人给攻入宫中,当做死狗一样给拖出来。

你得知道,赵王他们家本身就是原来晋国的卿家。

当年联合其他卿家一起架空了晋国王室,随后赵魏韩三家联合起来灭了实力最为强大的智家,然后一起瓜分了整个晋国。

自己家当年就是这么干然后上位的,赵王自然是要小心翼翼的对付一切危险。

后世调侃郭开是第五战神,实际上就凭他怎么可能杀掉了李牧这样的大将?还不是因为赵王畏惧李牧做他们老赵家曾经做过的事情,把赵国变成了李国。

这种畏惧甚至超过了秦国带来的压迫,因为秦国那边还可以割地就和,多苟延残喘两年。而李牧这儿要是叛乱的话,那就转眼就没了。

赵王老是吃秦国的反间计,根本就在于他们出身不正,做不到身正不怕影子斜。

今天赵王在自己的王宫之中招待了晚宴,在主殿前的广场上设置了大量的席位,分为左右两边面向正中的广场。

席位分前后多排,王室贵胄与大臣们坐前边,他们的家眷家臣有身份的门客什么的坐后面。

至于中间留下的那片空地,自然是留给王霄和连晋对决用的。

战国时代几乎每年都在打仗,剧烈的外部压迫感让这个时代极为尚武。

宴会助兴的基本上都是比武,不像是后世搞宴会不是歌舞就是相扑啥的,甚至还有搞女相扑的,简直不知所谓。

赵王的席位在丹阶之上,能够靠近这里的席位都是身份地位崇高之人。

像是乌氏与郭纵这样对国计民生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大商人,都是做的非常靠前。

乌氏能够牛羊马匹,郭纵能够兵器农具。

在这个农业时代里,毫无疑问是有着影响赵国命运的能力。

后世儒家为何要强调重农抑商,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商人一旦做大,就能够影响国运,也就等于是和儒家争权夺利。这个自然是要压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