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仲谋霸道> 第142章: 耕农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2章: 耕农与**(2 / 4)

好用。

犁是用来农耕翻土,而耙则是用来松土,两相结合再辅助耕牛,可以极大的节省人力。

闻听,孙权问话,张昭此时也笑呵呵的站了起来,拱手向孙权,“多亏了至尊的天工匠思,今岁的江东农耕至少能够多开垦出一半的荒地!”

“哈哈哈!”听着张昭的称赞,孙权当然也是开心不已的,“好啊,今岁江南若能丰收,百姓不再挨饿,物阜民丰也是孤的一大心愿呐!”

兀自感慨,孙权心中也萌生一番自豪,当下,拍了拍丁奉的肩膀,“恰好我要去军营寻个人,不如承渊随我一道,顺便看看屯田的成果!”

“遵命!”暗自瞥了张昭一眼,见其轻轻颔首,丁奉面有忧虑的拱手应承了下来。

说走就走,孙权也拖拉,军屯的事情是他早就计划好的,趁着黟山中大量的山民下山,江东一边对他们进行规范,一边让他们遵循命令,屯田便是个很好的方式。

换上一身简素的衣服,出了将军府已经有卫从牵来了战马,翻身上马,在丁奉及数十名武卒的陪同下,一行人向毗陵的典农校尉屯田地行去。

在金陵外有规模庞大的屯田聚集地,分别是东部的毗陵典农校尉屯田地和南部的于湖督农校尉屯田地。两处屯田地,因不同时期吸纳的不同地域悍卒而设立。

毗陵典农校尉是当初孙权征战江淮的时候,从江淮掳掠回来的江淮悍卒的聚集地;于湖则是由丹阳黟山中撤出来的山越悍卒组成。

孙权出征期间,分兵将毗陵与于湖交给陈武和程普二人管理并代为训练的。

因为毗陵的典农校尉屯田区属于较早设立的军屯地点,所以孙权对那里的垦荒还是颇为重视的。

毗陵地处吴郡和丹阳郡交汇的地方,相比与丹阳郡地域的南北狭长,吴郡则偏向与东西向狭长。从金陵一路向东,过句容后再过云阳后,便可抵达毗陵。

由于众人都是骑兵,江东境内也在安定的环境下也一直没有什么盗贼滋生,于是孙权等人大约疾驰数个时辰左右,便也就到了毗陵。

沿途看到渐渐多起来的江南民生,孙权的面上也不由露出欣慰的笑容,时常经过一段地方,都能看到袅袅升起的炊烟。

这些都是在孙氏政权下庇佑的江东普通百姓,这算是对他孙权这一年来努力的一种见证。

心情颇为愉悦,当众人越过云阳后,大片被开垦出来的耕地便逐渐展现在孙权的眼中,面上愈发喜悦。

孙权自然知道这毗陵军屯是由陈武负责的,由于当初征战江淮时,陈武麾下的庐江甲士战死颇多。为了不让陈武寒心,孙权便将江淮迁徙过来的民众都安排在毗陵,同时让陈武摘选可用汉子充入军中,并在军屯的过程中研究训练。

这期间作为庐江人的丁奉,倒也被孙权一并派到了这里。

扭头看了眼身旁的丁奉,孙权嘴角含笑,“子烈在毗陵的屯田做的不错,等我到毗陵后,定要好好夸一夸他。”

面上讪讪陪着笑容,丁奉看得见孙权的心情格外不错,但他却还是一直左右顾盼,似乎在提防着什么出现似的。

“吁!”忽然即将要抵达毗陵城的孙权,瞧见路边一耕农正在使用曲辕犁耕作,当下,心性大起,吁声下马,朝着那老农吆喝一声“老丈,你这江东犁好用吗?”

老丈一手把着犁梢,一手握着牛鞭,闻言扭头看了眼停下的孙权等人,接着又转身自顾抽了鞭子耕牛,继续耕作起来。

匆匆走出后宅,孙权趁机迅速逃离出来。只留下愣神看着他身影消失在视线中才悠悠缓过味来的吴夫人,此刻也只能嗔怪的朝着他离去的方向闷闷哼一声。

让一旁侍候的大乔不由掩嘴巧笑。

而孙权大步跨出后宅,也同样长长松了口气,现在孙车骑为了江南数万黎民,可是一心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