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明末穿越众> 第八十四章 变故(4000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四章 变故(4000字)(1 / 4)

此时的日本国内,德川幕府制霸全国,无人能与之相抗。但也是因此,很多武士们在日本混不下去了!

自德川家在关原合战中取胜,推翻丰臣政权,终结了战国时代起,接着德川家康开始对在关原之战中跟随德川的东军大名们论功行赏,赐予这些大名新的领地。

对于参与西军的大名则给予严厉的处分,包含改易、消封等。

关原之战结束之际,德川家康没收的知行高达415万石之多,再加上减知行即削减的知行高,总计高达622万石,这个数目接近于当时日本全国石高的三分之一。

德川家康将68家亲藩、谱代大名部署在畿内周边,而丰臣家则从原来的220万石降为66万石。

12年后的庆长20年,大阪夏之阵中,丰臣家覆灭。第二年德川家康去世,德川幕府对于各大名的处分也没有停止。从第二代将军到第三代将军家光,为了稳定幕府的统治,一直贯彻抑制大名权利的方针。

如果大名流露出反对德川幕府的倾向,或者是对于德川幕府的统治表示不满等,幕府就会毫不犹豫地对这些大名进行严厉处分。如果没有继承人也会成为处分对象。而处分的方式简单、粗暴,即没收知行、更改领地。

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后继者,或者后继者不稳定,幕府就会迫不及待地认定履行义务不善。比如池田家就是因为后继者年龄太小,而被更改领地到了石高较小的藩。这种事情在当时的江户幕府时期不在少数。

到了第三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光时期,日本全国遭遇改易处分的大名高达130位,而这都是在短短40年的时间里发生的,据说单单这40年里幕府没收的领地就达到1400万石。这些被没收的领地,一部分封给德川一门,一部分封给谱代大名。

也正是这一时期,日本的养子文化逐渐发扬光大,并影响至今。

德川幕府之所以能够对这些大名进行管制、处分,主要原因在于德川家是当时日本最大的,也是拥有最强武力的大名。所有人都清楚,如果不遵从德川将军的命令,就会遭到幕府武力讨伐。

更为关键的是,当时日本大约拥有3000万石的领地,幕府领地加上旗本领地再加上亲藩领地,总计达到1000万石左右。哪怕是前田家这样的的大名,也不过拥有100万石的领地。因此,哪怕是半数的外样大名同时反动对于幕府的战斗,德川幕府也足以轻松应对。

之所以石高在近40年内,不合常理的从近2000万暴增至3000万,应该是各地大名瞒报的石高被掌握大权的幕府查了出来,所以才会出现如此情形,如同古代中原南北各地隐藏田亩避税,与此同理!

值此日本风云变幻的年代,很多武士失去了主家沦为浪人,还有一部分信奉天主教的武士,因为天草起义的缘故,之后德川幕府禁止天主教,同样在日本呆不下去。

这些信奉天主教的武士们大部分是来自九州地区,他们被幕府视为不安定的最大因素!

武士们不会耕作,不会经商,不会手艺,沦为浪人后,只剩下一门强项打仗。

当时的暹罗,是以阿瑜陀耶城今曼谷北,意为“不可战胜之城”)为首都的阿瑜陀耶王朝,中国人习惯称阿瑜陀耶为大城。

阿瑜陀耶王朝经历了34代君主,历时417年,是泰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不过,在16世纪后半叶,这个王朝面临灭国的危机。

暹罗有个凶悍的邻国叫缅甸。这两个信奉佛教、盛产大象的国家好比一对发情期的公象,有事没事就互相用长牙捣几下,纷纷攘攘打了几百年,是和英法、俄土一样驰名世界历史的冤家死对头。

当时的缅甸是东吁王朝统治时期,一直对暹罗虎视眈眈,军事力量上也占优。这两个国家数百年持续不断的战争,历史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