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重启我的少年时代> 34.那些年的高考(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4.那些年的高考(四)(1 / 2)

回了庄子,得知周扬通过预考,一家子都很高兴,大姑父和大海也来了。

大姑依旧严阵以待,大伙乐呵呵的吃了个饭,周扬回自己屋睡一会。

不知道咋回事,紧着那根弦儿突然就松下来了,一时间周扬竟没啥目标了。

他自言自语道“人果然不能闲下来,一闲下来人就开始矫情。”

与周家相比,王家可就热闹多了,王爱红通过预考,她老娘老怀大慰,莫名其妙的道了一句“卫红辛苦了。”

王爱红翻了个眼珠子,老娘重男轻女到了一定程度了,不先夸她,倒反过来安慰她哥这个陪考。

不管怎么说,王爱红能通过预考,王卫红是大大的“功臣”。

与此同时,王卫红也和周扬一样生出了人果然不能闲下来的感觉,琢磨着往后这几天勤快点往城里跑。

她老娘问“你打算往哪考?”

王爱红想也没想,说道“我想报京大试试,老师们也说我这成绩不报京大可惜了。”

下一秒,她老娘脸一沉,心道果然丫头是养不熟的,才翅膀硬了就要往外飞。

“填个省大垫底吧,万无一失。”王卫红补充道,他替妹妹打听过,自家妹子考的文科,省大是老牌人文科学强校,除了不在京城,也没啥不好的。

而且在省大也有在省大的好处,离家近,也省得他老子娘惦记。

“恩。”王爱红不情愿的点点头,反正她心里是打定主意非京大不去,要是真有个意外,再不济就像三娃子说的,问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重头再来。

她老娘还是不放心,自家丫头和三娃子那瘪犊子走得太近,鬼主意正得很,遂嘱咐道“老大,报志愿那天你再跟着去一趟,考都陪了,有始有终吧。”

王卫红倒没想那么多,他是真替妹子高兴,作为兄长,他也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妹子的人生把把关。

这年节是高考前报志愿,不兴后世考完估分报志愿那一套,所以难度就更大,对考生的心理压力也来得更重。

要是报的太高了,正式考试试题稍微有一两处拿不准的,心态没准就崩了。

她老娘又忧心忡忡的问“三娃子中意的是哪个学校?”

王卫红看了妹妹一眼,说道“我听着意思是,三娃子要考华清。”

“那就好,那就好。”她老娘拍着胸脯,还好不在一个学校。

王爱红心想自己老娘肯定不知道京大大得很,即使她和三娃子考到一个学校,大概率上也不会分到一个学院,毕竟一文一理。

再者,华清和京大可算得上是邻居,挨得并不远,出门在外,两人可就是老乡,咋能不联系,三娃子可说过距离产生美。

另一边,国强队长刚从乡公社回来,手里拿着他儿子发回来的电报,一阵心烦意乱。

红梅婶看着孩子他爹愁眉苦脸的模样,问道“当家的,咋啦?”

国强队长手紧了紧,电报捏成一团,没好气的嘟囔道“还不是你生的不省心玩意儿。”

红梅婶嘀咕一句“还不是你养的。”接着又问道“建设咋了?那边学习不习惯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了,前几天让你汇钱过去你没忘了吧。”

“不是钱的事,你看看吧。”

说着,国强队长把皱巴巴的电报递到红梅婶手里。

红梅婶文化程度不高,读的很费力,还没等读完,国强队长说“这脏心烂肺的小犊子看上人王家丫头了。”

只是回过头一想,事情有些不对劲,以前可没这个苗头。

国强队长自然不知道第一届高考,省里上下都关注着,农学院也参与了预考的阅卷,自然有消息来源。

“我看就没啥不好的,咱儿子不差,以前不懂事那是咱们大人的问题,这回放到学校,受受熏陶出来就是干部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