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我在王府考编制> 第29章 买到了合适的房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买到了合适的房子(1 / 2)

买房置业这个事情,说来说去也是一个,关乎全家人的大事。

曾阿福虽然在心里头说,如果钱不够的话,就随便买一个。

但是真让他买那种,破破烂烂的房子,他心里头总是有些不甘心的。

于是,他在省城转悠了七八天,省城的17条大长街,126条小巷道,他全部都转悠完了。

脚下的草鞋,都踩烂了七双。

他最后才在一个,叫马豆腐街的小巷子里,找到那么一家合适的。

这家主人姓刘,光看那两扇涂了黑漆的门,还以为他家属于典型的小门小户。

可那个见多识广的中人,就悄悄的跟曾阿福说了。

说是刘姓的这户人家,真是了不得。鸡窝里头飞出了金凤凰。

去年他家中的一个读了几十年书的儿子,总算是摆脱了穷秀才的名。

一下子就考中了举人,成了举人老爷了。

而且,那位刘举人一直都在走旺运。去年下半年的时候,他就刚巧得了那么一个实缺。

成了晋省垵府的下头的一个知县大人。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七品官!

刘知县担心他宦游在外,家中的二老无人奉养。还有娇妻幼子不在身边,他不放心。

于是,刘知县便叫底下的门人,把这小县城的房子给卖了,然后,把他两位高台,太太少爷都接过去。

但他这房子说好不好,说话也不坏。就是地方小了一些。10个人住都觉得有些拥挤。

想卖出价来,都卖不上。

所以,刘知县开始还想揩点油水的门子,这会儿是望眼欲穿,等着有人从他们兄弟手上接盘。

他们等啊等,一直等到了现在。

他们几个也不要好多钱。

就这么一个小宅小院,30,40两银子就够了。让他们凑一个路费。

曾阿福不知其底气。

中人虽然热心,但是也不会把这里头的缘由,原原本本的告诉他。

所以,他牵线搭桥之后,就让曾阿福自己跟刘知县手下的两个门子,说说话,谈谈那个价码。

曾阿福见那两个姓钱的,虽然都长了一个老实样,但是张嘴闭嘴就是钱钱钱,跟他争分夺厘的,他就觉得这两个人,真不是省心的货。

“两位钱兄,不是我不愿意出高价。实在是因为我这个,兜里的银钱有限。想掏也掏不出来呀。我要是有多余的钱,我就不会想着,在这么一个荒僻的小巷子里头买房了。”

“二位还是别为难我了。别说40两银子,我现在是连30两银子都快要掏不出来了。这年头,银钱不好挣。更何况是我这样的老农民了。二位兄弟,咱们就各退一步吧。你们就别开那么高的价,好不好?”

那两个姓钱的兄弟俩,听到曾阿福这么说了,他们就飞快的对视一眼。然后犹豫了几下。

他手上的这套房子,确实确实是不好卖的。有钱的人家不会要。

没钱的人家,又要不起。

不上不下的搁这儿,真让人难受。

再说了,他们都已经在这里逗留大半年了,要不是凑不齐路费,他们早就跑到了晋省垵府那边去了。

他们早点过去,见知县大老爷。他们兄弟两个就能够早点得到赏银。然后,早一点在大老爷身边扎稳脚跟。

先到者先得。这可是一个铁律。

他们想了半天,又开始跟曾阿福客客气气的打着商量的道,“我说小兄弟,你得知道咱们这个地方,可是刘知县考中举人,成为朝廷命官的地方。按照一般人的说法,这可是一个金窝子!容易出读书人的。”

“你家要是有孩子,住在这个地方了之后,肯定是容易进学,容易考上功名的。说到底,还是文昌星庇佑这里。我们兄弟俩都觉得,买这么一套院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