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明末之再造天朝> 486.鼓动(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86.鼓动(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2 / 4)

国军尽管来松江建厂,我松江上下一定鼎力支持,让工厂在最短的时间内投产。”松江商会的会长很不巧就是华庭徐家的人,此时一脸的得意。

其余府县的商人们看向松江徐会长满满的怒意,恨不得撕烂他的嘴。

“松江境内虽然已经没有匪患,但也不是没有其他问题。至少在我们安国军看来,离马上建厂还差一点点。”王福来的话让徐会长不开心了。

“哦,不知道王司长觉得我们松江还差什么?”徐会长皱着眉问道。

“水患未除,交通不便。”王福来言简意赅。

江南之所以经济发达,除了百姓勤劳,善于经商之外,与其密布的水网也有莫大的关系。商品经济除了生产,流通也很关键。

在道路交通非常落后的古代,水运有着巨大的成本优势。江南大小河流湖泊无数,一叶扁舟几乎可以到达所有重要地方,这点是北方和西南无法比拟的。

但是这些河流湖泊既是交通大动脉,也是水患的发生地。如果不能将水患的隐患解决掉,一场洪水就可以让工厂化为乌有。

再说了,水运再发达也要受到河流的限制,并不能到达所有地方,那么道路建设同样不容忽视。

水患这个事情是千年难题,时修时坏,大家已经麻木了。

遇到有抱负的官员,还会想办法组织地方势力将河道修缮一下。遇到只想捞钱的,才不会管这些事情,反正他们捞饱了就会离开。

“水患这个事情不光我们松江有,江南哪里没有水患。要是因为水患就不建厂,我看整个江南就没有一个地方是绝对安全的。”徐会长话里话外满是牢骚,觉得安国军太苛刻了点。

“既然大家都知道水患的坏处这么大,怎么不想着将河堤、湖堤修得牢固点,一劳永逸?”王福来装作不明白的问道。

“哪有那么简单,江南河流、湖泊无数,想要一劳永逸,花费的人力物力实在不敢想象,非人力所能及啊。”徐会长摇摇头。

“如果安国军愿意消除水患,江南父老们愿不愿意支持?”王福来问道。

“愿意啊,怎么不愿意。不要把我们都想成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水患消除了,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家宅和田地会被洪水冲走,何乐而不为。”徐会长的话基本代表了在场众人的心声。

修水利,这些江南富商们也是愿意支持的,前提是能够看到实际的成果。

“既然大家愿意,安国军愿意带领大家在江南兴修水利,永除水患。”王福来微微一笑。

“那安国公就是我们江南人的活菩萨,江南士民从此以后唯安国公马首是瞻!”徐会长拍着胸脯说道。

“如果安国军还会将江南所有城市之间的道路都修缮一番,全部换成结实宽阔的水泥路呢?”王福来似笑非笑的问道。

这下子连徐会长也不敢随便表态了,这个好处太大了,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在场的商人们已经惊呆了,他们无法想象清除掉土匪,消除水患,又有水泥路连接的江南会是一个什么场景,想想就让人心跳加速。

倒是徐会长首先冷静下来“既然安国军如此倾力帮助江南,需要我们江南士民做些什么?”

安国军不是慈善家,既然在江南投入这么多的本钱,肯定是有所图的。

“安国军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你们以后将不再享受免税的特权,一切按照安国军的税收制度来收税。”

王福来的说话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对在场的众人来说无异于一声惊雷。

安国军将重新厘定大明税收制度的传闻早就传开了,只是一直没有确切的消息。现在安国军终于不再遮遮掩掩,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出了收税的事情。

对中小商户和家族来说,收税虽然有些损失,但是总的来说并不大。如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