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锄清> 第一百二十章:利器(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章:利器(3)(2 / 2)

却是没有想到,不过是短短一年时间,当初为了六两银子而决定卖命的他,现在年俸就已经达到了整整五十两!

这还不算陛下时不时给予的奖励!

“陛下的这个办法好,只要设定好卡子,做出来的东西完都是一个样子啊!”

丁大牛当即就明白了——朱慈炯教给他的办法将会多么省事!

原本像这样的枪管制造,需要大师傅才能制造,甚至,就连大师傅一天也只能钻一条枪管而已!

稍有不留神,做错了一点,就会报废了!

而现在呢?

可以这么说,现在切削枪管,只要找了一个识字的年轻人,教导一番操作要求,三两天的时间就可以胜任了!

这样一来,他们这些本就稀少的大师傅,完可以将精力放在了打造锻铁上面。

“产量怎么样?”张思源询问道。

丁大牛笑了:“若是不停工,一天一夜十二时辰能制造50根,这可是相当于五十个大师傅的宝贝啊!”

他感慨道:“中间定位的那个机器耗时最少,最后钻枪管的这个机器耗时最长,但是,就算是最后这个,也要不了两刻钟时间,就能钻好了一个!”

“那膛线呢?”朱慈炯询问道。

“这个简单,加热的稍微发红后,大师傅几下就能搞定一个。”丁大牛开口道。

……

张思源皱眉,他低声询问一边的大舅子:“雪松,你可记得南阳城外的水磨坊?”

李挺然眉头一挑:“你说的可是改良自杜汲县(卫辉)的水排磨坊?”

这杜汲县,指的是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大臣杜诗杜君公,因为是汲县人,是以被称为杜汲县。

张思源点头:“正是杜母水排的改良磨坊,我记得在宋朝时候,有人改良水排,将原本用于冶铁的水排,改成了水磨坊,唐、白河两岸,当年可是很多啊。”

杜母就是“召父杜母”两人之一,也是父母官的来源。

百姓们称呼官吏为父母官,起源于南阳。

西汉初元至竟宁时期的召信臣,他在南阳做太守时,兴修南阳水利,爱民如子,是以被称为“召父!”

东汉初期的杜诗,东汉建立后,也在南阳做太守,他继续兴修水利,并且因为南阳冶铁耗费人力、畜力太多,是以发明水排,用来冶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