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辅炎汉> 97、掀桌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7、掀桌子(1 / 2)

当然不是人人都如同刘玄一般,有着上帝视角,可以看出孙权会借机北伐合肥。

事实也如周瑜所言,曹操忙于招架孙刘联军,并没有太过注意合肥之事,更没有料到孙权,会有胆量凭借万余人,就敢私自北伐。

但周瑜不知道的是,历史上孙权亲领大军围攻合肥,另谴张昭进攻当涂。张昭攻城不利,孙权也围城逾月不下,双方打的如火如荼。

但更令人下饭的是,就在城池即将被江东军攻下,只差临门一脚之时,却被一封书信给吓跑。

属实大失众望。

当然这种事情,对于孙权而言并不会少,见多了便习惯了,只是周瑜不知晓而已。

“便依都督之言,当风起之时,我便依计行事!”周瑜一番宽慰之言,黄盖便心中大定,遂点头道。

作为首个想出火攻计策,又是常年经历水战的黄盖,哪里会不知晓,风向对于水战的重要性?

只不过因为事情太多,从而导致他忽略此处而已。

经周瑜提及,如果再不知道,他也不配被陈寿称为“江东之虎臣”之一了。

固然评价之中水分充足,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周瑜与黄盖密谈之时,曹军的探子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划着小舟悄悄横跨长江,到达乌林曹军大营。

此时曹营中军大帐灯火通明,帐中文武泾渭分明各坐一边,巨大的沙盘摆在文武中间,四周各有火盆,驱走着冬季寒风。

上面曹操端坐上首,见探子回来,捋捋颔下短须,然后沉声问道“黄盖可有归降之意?”

“启禀丞相,黄都尉先称受孙家三代厚恩,是故不敢轻弃其主!

后经小人游说之下,便已有降意,只是有二事需要丞相应允,在下恐其朝令暮改,贻误军国大事,便自主答应,还望主公恕罪!”

探子虽然事急从权,怕夜长梦多,黄盖想通了,突然便不再提及投降,从而贻误战机。

但毕竟私自做主,如果不报备一下,显然不符合规矩!

哪怕曹操已经跟他说过,必要时刻,可以便宜行事!

当年曹操讨贼,因军粮不足,问军粮的吏员怎么办,小吏给他出主意,用小斛给全军煮饭食用。

最后被捅了出来,曹操却把小吏给杀了,还把罪名扣在人家身上。

有了这个故事,曹军上下谁还敢私自做主?

如今探子将此事公诸于世,哪怕日后发生什么事,曹操真要杀他,也不至于这个背黑锅。

曹操也没有多想,听到这种好消息,就像当初听到小吏说,用减粮欺众方法一样高兴,毕竟解决了眼前的难题。

不但没有任何不愉,反而心情极为愉悦,笑着道“孤已授尔专断之权,此事不足道也!未审黄盖是何要求?”

别说曹操授了对方便宜行事之权。

便是没有!

以如今这种形式,曹操不但不会怪罪,而且还会重赏。

这是一个合格的上位者,基本技能!

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还谈什么统领麾下?

刘邦能够在韩信先斩后奏,还害死郦生之后,围困荥阳之际,尚能大方说“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

他曹操,又怎会在驴还没有卸磨之时,便动手诛杀?

更何况,韩信情形可比探子要严重。

“黄都尉言,主公攻下南方,一不可屠戮人民,二需善待孙氏亲眷,此缺一而不降,此为其与主公书信!”

探子见曹操并未有介怀,于是放下心中忐忑,一五一十将黄盖之话,转述于曹操,将一张绢帛递到曹操手上。

曹操接过绢帛,仔仔细细看后肃然起敬,黄盖的形象一时之间,在他心中变得高大起来,且光芒夺目。良久之后,长叹一声“此忠良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