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白云泪> 第十四章 他们的春天(上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他们的春天(上篇)(2 / 6)

步。一切都很新鲜、美好,是吧?”

望着苏杰那情不自禁的流露出来的喜悦,陈渐也欣喜得忘了自己,只觉得乐融融的飘飘欲仙,他随口答道“我喜欢漫步幽静的乡野——这儿的景色真美。我是第一次远足到这里,今天天气这么好……”他太激动了,只能停下来。

凝视着远方,他继续说“对面的松树长得多好!我原以为在北方才可看到松树呢。想不到,在港湾这地方既能体会到南方的温柔,又能领略到北方的肃穆英姿。”

苏杰认为自己遇上了知音,心中的感慨倾泻而出“读中学时,我就经常涉足于山野森林间。现在从事了美术这个专业,更加酷爱自然景色了,也更能以审美的目光来观察事物,体验自然中的美了。”她指着远方的山说“如果你再仔细些,你会发现山的侧面,色彩是那么丰富,在阴影处与阳光下迥然不同。”她又转身广阔的水田“水面闪烁着如此耀眼的反光,光波一圈一圈的,如音乐在水面上荡漾。”她举目身边的树木“不同树木,叶子的色泽和形状各不相同,但都是以令人欣喜的绿色为母色。我常常沉醉于在同一颗树上寻找完全相同的叶子,以推翻前人的理论,结果枉费工夫。但在观察辨别叶子的过程就蕴藏着无穷的乐趣。我非常溺爱自然界中的色彩与线条山峦那迷梦一样的紫色,冬天枝干冷峻的边线,春天生命搏动的气息,夏天旺盛的茵绿,以及遥远的海平线的宁静一一每当我看到这些,我就莫名地欣喜,庆幸自己生长于农村。”

苏杰或许对家乡对农村太过于热爱了,或许遇上了知音,她的说话真像背书一般,她却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陈渐也不觉得有什么可笑之处。

“怪不得你从大城市回到了乡下。”陈渐由衷地赞叹道,“对于乡间的景色,我只觉得赏心悦目,光、色、线方面并不如你观察体会得那么细腻、深刻,也许不是专业之故。这周围还有什么好去处呀,难得碰上你这么好的向导,也让我体会体会你刚才所说的那些图画的美感。”

苏杰笑笑“也许我感到特别美的所在,在别人眼里却平平常常。我只怕你寄予了厚望,却收获不到那份预期的喜悦。”

“其实在这好天气里,在山野间漫游,就是一种无穷的乐趣。”陈渐回答道,把“何况是与你同行”忍住了一一“只是怕防碍了你作画。”

苏杰收起画架,说“放心,这些我已记在脑子里了。”

“记在脑里?”陈渐惊奇了。

“对。你一定知道‘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来源吧?”

“知道,是说一位叫文与可的画家画竹的故事。”陈渐旁着苏杰的身边走着。

“就是这样。在绘画上,这称为记忆法一一在中国绘画史上,还有一个挺有趣的故事。”

陈渐很感兴趣的神态,足以鼓励苏杰继续说下去“据说唐玄宗当时很向往四川的风景,却又畏惧蜀道之难,因而派名画家吴道子与李思训前往,要他们把四川的风光画下来。李思训边游边写生,作了许多完整的山水画,很得唐玄宗的赞赏;而吴道子却两手空空的回来,唐玄宗问他要画时,他说在心中,闭门作画三天,一幅《嘉陵三百里旖旎风光图》就流芳于世了。”

陈渐听得入了迷,待苏杰讲完,笑着说“那么你今天是要学吴道子了。”

苏杰也笑着说“别把我看得那么高,我只不过只懂些理论罢了。技法、创新只是皮毛,而好的绘画作品在于创新。”

“许多杰作都带有模仿性的呀。”

苏杰点点头,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

他们走出桉树林,经过一片水田,走进那蓝天白云下的松树林,走进苏杰刚才绘进画里的景色中。他们听到了鸟的清脆婉转的鸣叫声,就是从这片丛林间发出来的,却林深不知处。松树长势很好,都有十米高的光景了,清幽幽的,松香阵阵。兴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