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康佑四十二年> 二十八章 永王有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十八章 永王有梦(1 / 2)

四月初一,梧州双溪郡。

自康佑四十年南蛮叛乱,时至今日历时两年,南镇戍府的兵马在宇王轩辕烨的统率之下,已经彻底收复梧州,以及郁州大部。

宇王以十万兵力,主攻梧州;南镇戍使,携广威、宣威二将领十五万人,进攻郁州。期间大小战事三十二起,歼敌斩首六万,俘虏三万,南镇兵马伤亡五万余人。

此时,宇王的行辕之内,十数位将领以及参事,正汇聚商议,如何以一战而定越州。

轩辕烨今年二十八岁,比太子小两岁,是目前南霈皇室之中唯一一个领有军职的。尚未加冠的时候,他便主军东镇,是个水陆作战皆通的将帅之才。

帐中众人吵得不可开交,他却手持一卷杂谈看得津津有味,波澜不惊,仿佛一切事情与他并无关系。

突然,一名卫兵快步走进,在轩辕烨的耳边低语了一阵,接着将怀中简筒呈递。

轩辕烨的神情充满了惊讶,随即将书信取出,阅览之后,沉默了许久。

将领们自是看见了这幕,纷纷退出帐中,只剩下宇王府的参事周炳然。周炳然便是钦州周家的二爷,东乡侯周飒然的庶弟,二十岁时投身宇王麾下,如今已是第五个年头。

他姿质风流,仪容秀丽,神态同周飒然有七分相像。“可是京中又出了变故?”

轩辕烨看了一眼周炳然,将书信递给他,说道“永王与我有些年没联系了,突然通信,不知是何用意?”

周炳然蹙眉,接过书信,细细阅读。

烨弟亲启

自我南国得立,迩来八十载。上有明君开张圣听,下有良臣不懈朝职。所以前周分解,天下四据,九州疲敝,诸侯争益,唯我江南欣荣非常。

有闻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心驰神往,昼寝而梦。有瞻之国,位朱雀以南,不知斯越州几千万里。舟楫不可渡,车马不足及。其国无君,其民无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

嗟乎!甚为所特。无君之国,犹如海上之舟,怒涛可噬;民无法定,则如溃堤之洪,一泻千里。

兄已近不惑之年,多有奇梦,止叹无人可叙,遂说与弟听。尤记龆年,你我同学,少年意气,上摘九天星辰,下览四海捉鳖,何其快哉!然世无常则,人事多变,久居西陲,鲜有再聚。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弟戡乱南疆,荡清宇内。愚兄甚敬甚佩,想我袭位已久,尚无尺寸之荣,不免惭愧。有建功之心,多毁于倦怠。念此生逾半,徒增唏嘘。

幸陛下泽佑,能得子偲,可惜顽劣,难以教化。弟若不弃,还望常训常教,使其不负轩辕之名。

“殿下,信中多是动听奉承之言,实在难以猜出永王意图。”周炳然若有所思,继续分析,“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莫非是指兴办国学一事?”

轩辕烨点点头,慢慢说道“他这是要与我联手对付太子!这些年,我真小瞧了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出手就是将自己的儿子,送来京城。你觉得,能否与之为盟?”

周炳然随手将书信放进火盆,两掌互相摩挲,想了一会说道“可盟,永王不动还好,动了便是要打破当下的局势。太子和殿下,不论谁争取到永王一系,都是有极大的助益。”

“那他为了什么?延平的军政?”

“是的。”周炳然在脑海中,将关于永王的信息一一铺排开来,“延平王府一无西镇兵马指挥之权,二来民政之事也有掣肘,长此以往,必然会被架空。”

轩辕烨不解“既然如此,和永王联手,并无助益。”

周炳然摇头“殿下有所不知,永王虽无调度西镇兵马之权,但军中半数都是故旧,延平王府在民众的威望依然甚高。而且,先永王乃是先帝朝的太子,怎知朝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