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康佑四十二年> 六十八章 宴前插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六十八章 宴前插曲(1 / 2)

酉时五刻,章台宫里的内官们正将烛火挨个点亮,琉璃制成的灯罩,在烛火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璀璨夺目。轩辕椃继位四十二年以来,大多数时候都是深居简出,在南霈的民众眼里,他是一位勤俭的皇帝,除了景山皇陵之外,唯一大兴土木的工程便是章台宫。

太子一早就到了老皇帝的寝宫,暖阁与孝成殿之间仅仅只用了一排梅花隔开。太子刚刚走到殿外的时候,老皇帝已经坐着步辇从暖阁出来。

看了一眼太子,手轻轻一抬,将一众内官悉数遣退。

老皇帝穿着一身宽松的墨青色常服,头发也未曾精心梳整,左边一半搭在胸前,另一半则垂在身后。

太子一动不动,静静站在身后。

“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么?”老皇帝的声调有些沙哑。

太子躬身作拜,抬眼看着梅花枝桠上抽出的细小叶片,若有所思道“辛巳月,庚戌日,四月十五。”

见老皇帝半晌也没说话,又添了一句“也是皇长兄的忌日。”

“听说,你想辞去中书令一职……”老皇帝慢慢说着,“是觉着幸苦了?”

“没有,能为父皇分忧,是儿子的幸事。只是近来发生的事情太多,有些力不从心,不想因此辜负父皇的期望。”

老皇帝扶着步辇,转身看着太子“烨儿为帅去南疆平叛,你若是觉得不妥,朕可以下诏重新换个人选。”

太子的神情突然变得慌张起来,好像自己正一丝不挂,被人从头到脚,由内向外,细细审视了好几遍。都过去两年了,突然旧事重提,难道真的是因为下令搜查宇王府,而让老皇帝生起了疑心?可这一切,分明是他让自己放手去做的,况且搜查出的罪证自己也未曾做过任何手脚。

“若是诏他回来,你觉得派何人继任为好?”

听见老皇帝发问,太子不知应该如何回答才好,用自己的亲信,显然不合时宜,广威之事已经极大的触怒了圣颜。“南镇洛戍使,应该可堪大用。”

太子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儿子想去隆州训练新军,历练一番,望父皇恩准。”

老皇帝伸手摘下一片梅花的叶子,在指尖来回把玩,淡淡问道“谁给你出的主意?”

“啊……”

老皇帝偏过身体,又问了一遍“朕问,谁让你这么做的?”

太子听出语气里的不满,慌忙跪地,头也不敢抬,颤巍巍道“没有谁,一切都是儿子自己的想法。作为大霈的储君,尤其是这六年以来,时常力有不逮,自觉才智疏浅,难堪大用。所以……才想去边疆历练,字字句句发自肺腑,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欺瞒。”

“你是太子,是储君,将来是要继承朕的皇位,为轩辕氏一统江山的!隆州新军?那是将帅们的事,与你何干?”

老皇帝眯起眼睛,似是想通了什么,语气轻飘飘道“知道了,近些年朕对烨儿恩宠有加,皇太子觉得朕是要更易东宫,对吗?”

太子的心脏剧烈跳动,几乎就要跳出了嗓子眼,将身子俯得更低,瓮声回道“父皇若是改立四弟为太子,儿子并无意见,士族们确实需要被打压。”

老皇帝突然笑了一声,带着不可置信的口气说“你真是这么想的?”

“母后出自周氏,而周氏又是世家之首,士族统领,儿子实在不忍心出手。更没有那个魄力,大刀阔斧改革政弊,祖宗基业来之不易,一招不慎便会付之东流。”

“这番话,朕实在不敢相信会出自你口。莫非一离了东乡侯的辅佐,你便立不住?你是朕的嫡子,如今更是长子,这储君之位永远都是你的,谁也拿不走!”

太子猛然抬头,望着老皇帝,表情很是古怪“两霈自开国以来,从来都是立贤,父皇的心里,也是觉得四弟更为合适,不是么?”

老皇帝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