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康佑四十二年> 九十九章 文人相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九十九章 文人相轻(1 / 2)

在杨端的陪同下,轩辕偲基本已经对庄王府有了大致的了解。其府坐北朝南,呈矩形,周以高墙圈界。南北长有百二十丈,东西宽八十丈。

就面积来说,比延平王府小许多,但放眼京中也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大宅院。

正院有两厅,中以廊架景墙穿插,植椿树四株,寓意长寿。

虽说这座府邸闲置了有几十年,但基本每隔上一段时间都会有内廷司的人前来打扫,故而看不出有任何破败衰落的气象。

“公子可还有什么需求?”

轩辕偲立身水榭之上,纵览南苑风光后心中极为满意“多谢侍郎,此处甚好,就是方才路过北院,总觉得少了一样物件。”

杨端身为礼部右侍郎,心思是极为细腻的,他一张口便已然知晓,不慌不忙解释道“庄王生性极喜舞刀弄枪,所以府中并未立有影壁。”

影壁之类的,无非就是起到些装饰的作用,若是文人士子则多讲究,一般会雕刻题字或是诗句。但这种物件,大多情况下都是由他人相赠,摆在外院,好让进了府门的客人们都瞧见。

比如南峦公的府上,就立有一座皇帝轩辕椃亲自题写字句的影壁料世兴衰睹事知机。

嘴上说的客气,其实心中难免觉得轩辕偲此举是在附庸风雅。

“承蒙陛下看重,偲枉居高爵,故有意立下自训,以便时常自勉。”

杨端听了这话,更是觉得此人有些厚颜无耻,南霈文学兴盛多的是大家文豪,还从未见过堂而皇之将自己的文章摆在前堂供人欣赏瞻仰的。

可既然太子派下了差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满足轩辕偲的要求,脸上堆起笑意道“公子出身高贵自然配得上大夫之尊,不可妄自菲薄,下官明日就让人挑选一块上号的石料送来。”

轩辕偲当然不知道眼前的杨侍郎心里在想什么,但见他态度奇好有求必应,反而觉得有些害臊“那就有劳大人再辛苦一些,将自训的题字也一并刻上。”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上西,杨端连连点头应承“那题字为何?”

就目前为止,平川的文人圈中尚未听说过永王公子作过什么文章,想来该是水平低劣难登大雅之堂。杨端这样问,其实也有一层想看他出丑的意思。

文章这种东西,可不会因为身份的高低而被埋没,管你是士族还是寒门,只要是真的富有才华,纵使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总还是会激起浪花的。

轩辕偲仰头一笑,不急不慢唤来丁占笔墨伺候,轻轻解开袍子,只剩下一件衬衣。

他的样貌虽还青稚,但气度上却已有几分轩辕玄的从容不迫,除了更加消瘦之外,乍一看倒也有那么些天家王孙的气概。

杨端略路吃惊,轩辕偲竟是打算临场现作,能有这种胆量的要么是怀珠抱玉的大才,要么就是自视甚高实则敝帚自珍的庸人。他不认为这位才名不显的永王公子,是曹子建、陈孔璋之流。

许是出于心底的一丝善意,不想见他日后太过难堪,轻声说道“这等小事何须亲劳?下官愿为公子择选一人代笔。”毕竟等文章作出刻在影壁之上,是要被人进府过门的客人们一一阅览的,万一写得粗糙不堪,不仅是轩辕偲丢脸,间接也让皇室颜面扫地。

轩辕偲迁居新府,于情于理是要办上一场风光的宴席,就是他不发请帖,京中的世家贵族还有朝中官员,也会主动前来贺礼。

现在的他可不单单只是永王公子,也是当朝的诚议大夫,稍微脑筋活络些的,眼光看得就更是长远。以散官之身,领皇命而行事,孰知将来还会得到怎样的恩宠?

话说到这个份上,轩辕偲再看不出杨端对他的小视,那他还真就是个草包了。他也不觉得生气,杨端作为世家出生的官吏,能将这种轻视隐藏在殷勤之下,某种程度上来说反而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