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七十八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八章(1 / 3)

能自视其短者,世间了了。

经此一事,刘备和关羽对李孟羲的评价更加高了。

兔肉还多,这段插曲揭过,刘关李三人继续分肉,边吃边聊。

李孟羲想起了白天自己新发现的几个问题,正好趁着刘备关羽两人都有空,给他们提一下。

李孟羲啊呜咬了一口肉,问关羽,“关将军,我军可有木匠?”

关羽抬头,看了李孟羲一眼,“你找木匠做什?”

李孟羲摇头,“不是我要找木匠。假若明日便要攻城拔寨,且问将军,攻城器械去找谁造?”

李孟羲一反问,关羽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么重要的事竟一直被疏忽掉了。

关羽顿时无心再吃肉,说他坐立不安是轻的,若这会儿是白天,关羽抬脚就走去招木匠去了。

“哎!如此大事,某竟然忘了,”关羽悔恨不已,“大哥勿忧,孟羲勿忧,等过两日到河间郡,木匠易招。”

在李孟羲没来之前,刘关张三人分工基本上是很明确的,刘备总揽一切,张飞管后勤,关羽主管军事。

忘了招募木匠这件事,细究起来纠扯不清到底是谁的责任,木匠可归后勤管,招木匠就是为了造器械,归给关羽也是可以的。

关羽正和刘备商讨招木匠的细节。

“不必到河间。”李孟羲说道。“我军中现在就有木匠。”

关羽讶然,问到,“谁?”

“关将军新提拔的伯长,绰号狗子那人,他什里有一人就是木匠,木匠叫鲁犁,鲁班的鲁,木犁的犁。”

木匠小哥帮了自己小忙,李孟羲就也帮他一下,在关羽提下他,说不定就被关羽看重了呢。

“关将军和玄德公明日不妨细问,想我军中和数千黄巾俘虏之中,木匠应该不少。”

李孟羲建议一说出,让刘备关羽颇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当真?”关羽手拂长髯,盯着李孟羲复问。

“当真!”李孟羲很肯定的点了点头。

还能骗你的嘛,没木匠,我的时盘咋来的。

“既然要找木匠,铁匠,医师等,都可一并找起。对,还有猎户,若有猎户,可编入弓弩营,虽我军弓弩奇缺,但可先把人聚齐,等弓弩齐备,弓营瞬间可成;若有山民,长于穿林攀高者,可另设一营,专攻山地作战。”

后来的诸葛孔明经略蜀中时,招募的山民组成了一支专门山地作战的精兵,号为无当飞军,根据这一点灵感,李孟羲建议关羽可早作准备,早日把军队细分和职业话起来。

招募来的乡勇,其实当啥兵都行,发个枪就是枪兵,发把破刀发面破盾,就是刀盾兵,跑到船上就是水兵,跑山上也就能客串山地兵。

但毕竟,整天在山里爬上爬下的人过惯了的山民,能在在山里跑两个山头不嫌累的;而在平原地带招募来的乡勇们,到了山地,战斗力会锐减。

对此李孟羲有发言权,前世和好朋友们爬山,三四百米高的一个山,爬上去半条命快没了。

不是在山里生活,掌握不了上下山时省力的诀窍,差距有专业运动员和非专业运动员的区别那么大。

所以,让士兵职能更细分是精兵化过程中必然要走的路。

李孟羲的建议,是刘备和关羽两人从未想到的。

两人认真讨论起来,半天后,刘备迟疑,“涿郡不多山,山民怕是难找。”

“无妨。”李孟羲把手一挥,“再遇黄巾,我军必然还胜,必然还有俘虏,必然还要扩军。早晚能遇到山民。”

“我看,每有俘虏,可着人细细挑选,木匠单为一营,铁匠单为一营,医师单为一营,但凡有用且难得之人才,皆可细细甄别安排。”

刘备稍作沉思,“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