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一百二十四章 传令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四章 传令兵(1 / 2)

关羽瞪了伍长一眼,看了一会儿,没多说什么,纵马离开,继续朝后队巡视去了。

等二将军走远,伍长恨铁不成钢的教训着新兵,“你这厮,差点又害了俺!”

“我军有军令,自己的东西,自己拿。你拿不动,我们伍长什长帮你拿,这行;我是我们伍长要是让你们下属帮拿东西,这就犯军规了,懂了不?”

伍长气喘着跟新兵解释者。

伍长的说辞不像做伪,他是真不敢把东西丢给下属,让下属强制帮忙背。

军队中的压迫,贪墨可扣军粮是一方面,体力压迫是另一方面。

不说背行囊了,夜晚巡营,要是伍长看谁不爽,让人家整夜不睡觉巡营。

这可好,受了委屈的小卒要是恪尽职守守了一夜营,第二天体力不继,就跟不上行军了。

一个人跟不上,全军的行军速度都得拖慢,都得慢下来等他一个人。

要是此小卒有点脾气,你让俺一个人职夜,俺偏不,俺就睡觉。

于是,小卒直接睡觉了,巡营的事就不管了。

严密的巡营体系缺了一角,这一角若恰好有敌军趁夜摸过来,因为这一角的缺失,我军得慢上二十秒才能觉察到有敌军入营了。

二十秒能做很多事情,足以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若是这个被欺压的小卒,脾气再大一点,趁夜一刀剁了欺负人的伍长。

然后杀了人,怕跑不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把火点了军营,趁乱逃跑。

嚯,八百里连营,兵强马壮,因为一个伍长欺负部下,然后八百里连营被烧光了。

亏是不亏?

所以,人是极不可靠的因素,如果由人来节制一切,容易出问题。

节制军队的应该是冰冷毫无变通,严密又铁一般的纪律。

每夜巡营,应该有确切的轮换规则。

而轮换规则,关羽和李孟羲商量过,当时讨论了两种巡营人手的抽调方式。

一是,每一什,都抽出一人,组成巡营队,然后轮换。

第二种方式是,巡营任务不从每什抽调人,而是交给专门的一小部分人,负责每夜巡营之事。

当时讨论过后的结果是,李孟羲认为后一种巡营方式更符合目前的条件。

前一种,每什抽人,实行起来多有不便,因为战兵分步兵,弓弩,骑兵,等不同兵种,每个兵种奔袭训练一天后,劳累程度是不同的。

让所有战兵都参与巡夜,不好控制士兵们的休息时间。

所以,有专门负责巡营的人更好。

最终商议过后,关羽和李孟羲的两人的最后定策是——每日练奔袭之时,上午全军都练,下午,使一个百人队停止训练,缓步行军,以此减少体力消耗。

反正前锋营是来回奔袭,以保证奔袭里程很远的同时,又不远离后军。

所以下午缓步行军的百人队能跟上。

到了晚上,便是这个百人队的人轮换值夜。

体力消耗巨大的战兵们一晚上好好休息,只练了前半天的战兵们晚上值夜,如此分配,能保证所有士卒的状态。

等到第二天,再轮换到另一个百人队。

以此类推。

这种精巧的轮换方法,还有另一个好处,天天练奔袭之术不休息,士卒们可能会扛不住。

每过七八天时间,就能歇半天,劳逸结合,恰到好处。

给关羽想出这种值夜人员安排的方法,当然是李孟羲的主意。

李孟羲心思精巧,旁人多不及,关羽赞叹不止一次了。

义军中虽然还没有发生过什么军官欺压下属的事,李孟羲已先一步做了准备加以预防。

很多事故在各种看似繁复的军规约束之下,消弭于无形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