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如牲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如牲口(1 / 2)

李孟羲随口一问,“鲁犁,纺车做的咋样了?”

鲁犁挠头稍想了一下,“天能做好。”

也就是说,天后,军中有了一辆自己生产出的纺车,然后再过一两天,就可以织出尺粗麻布,尺粗麻布,剪出三指宽的阔背带能剪出好多条。

又闲聊了一会儿,李孟羲一看,传令兵王林在稍远处也跟人在聊天。

李孟羲觉得奇怪,打眼一看,和王林聊天的是一个面生的木匠。

可能是投降的黄巾军旧部之中,王林的熟人吧。

李孟羲见他们聊的热络,也不打搅,静静的一旁等着。

好一会儿,王林聊着聊着一转头,看见李孟羲在一边等着,忙匆匆跟那面生木匠告辞,匆匆朝李孟羲走来了。

王林见李孟羲等了半天,忙告罪,“呀!一时聊的兴起,让军师久等了!”

“无妨!反正今日无急事。”李孟羲笑着。

无急事的意思是,有时会有急事,有急事的时候再这么耽误可就不好了。

“是熟人?”李孟羲笑着问。

“是乡邻,不算熟人。在青云山上,算是见过不少面,本以为他死了,没想到还活着。”

“要我说,到木匠营干活也行,不用提着脑袋厮杀了。军师,俺听他说,干活还赏粮?”王林一脸惊奇。

“嗯。”李孟羲点了点头,“十队一人,做好一架板车,赏粮五斤。

干杂活的,一月赏粮十三斤。”

王林一听,除口粮之外,竟然还有赏粮,这可是好差事。

“军师,你看我家礼儿,去木匠营帮个手行不……”

“俺不当木匠!”少年王礼不满的打断了他大伯的话。

王林尴尬的朝李孟羲笑了笑。

王林想干嘛,李孟羲心知肚明,无外乎他想让把侄儿塞进木工营,骑着马虽说只是传令,可是免不了有上阵厮杀的时候。

王林担心他侄儿,而少年王礼并不领情。

其实,就算王林求情了,李孟羲也不会同意塞个闲人去木工营。

木工营可是干活的,塞个人浪费粮食不说,还影响工作进度。

李孟羲最多会允许让少年王礼离开骑兵队伍,哪怕去妇孺营呆着啥事不干都行,就是不能往木匠营这个关键的地方搀沙子。

这还没怎么着呢,就有人想占木匠营的福利。

要是真有人往匠营塞个闲人,不干活也蹭着领粮食,李孟羲觉得日后事多了,还真不一定管的过来。

再一想到历史中封建军队各种吃空饷的恶习,还有前世经常暴露出各事业单位的关系户之类的。

这给李孟羲提了个醒,看来得为了防止木匠营腐化早做准备。

真不做准备,木匠营腐化几乎是必然。

想前世,信息那么透明,监控设备等到处都是,又能怎地,不还是制止不住关系户和吃空饷的行为。

在如今汉末,没什么管理手段,全靠人管,监管难度比现代社会大了去了。

现代社会都没办法杜绝的问题,凭什么认为古代能杜绝呢。

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木匠营将不会再有效率,开始被各方塞了闲人,人员越来越臃肿,粮食支出越来越多,生产效率却越来越低。

最终,曾经堪称强大的随军生产体系,变成了弃之可惜的鸡肋。

预料到了危机,李孟羲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现在只能寄希望于人治了。

现在人不多,木匠营副官鲁犁又是个木讷死板的家伙,死板的人最较真,谁不会木工手艺还想混进木工营,过不了鲁犁这一关。

李孟羲就那么眉头微皱,旁若无人的沉思了好一会儿,连弟弟都发现李孟羲的异常了,小手抓着李孟羲的袖子晃了好一会儿。

李孟羲曾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