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骗了康熙> 第389章 升为储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9章 升为储相(2 / 3)

粮。反过来,替土司们干苦活和重活,不仅没有钱拿,还要自带干粮。

这就好比,某些名山景区的轿夫们,他们抬着轿子,爬一段山路,可得好几百元钱。

如果从特殊的观点去看,这就是兜里有钱的富人,剥削并欺压弱小的轿夫。

但是,从赚钱养家糊口的角度去看,没啥文化和特殊技能的轿夫们,在家乡附近,只出部分的体力,就可以获得工地上累一天以上的工钱。

怎么计算其中的得失,每个人的心中,相信都有一杆秤!

熊溪水,从湘西流出,其中有些地段的落差比较大。

这个时候,就要把粮食搬上岸,由人工背过险滩,把船硬拖拽着上去,然后再装船继续西进。

别看这个过程很折腾,实际上,由于人多力量大的缘故,大军西进的速度,其实并不慢。

从泸溪出发,到乾州厅(吉首),总共也就一百八十里水路而已。

十天后,玉柱率领大军,出现在了乾州厅城外的官船码头上。

在乾州厅休整了一日之后,大军转道向南,沿着陀江朝着镇筸镇前进。

镇筸的叛军,听说朝廷官军来镇压了,便占据了险恶的山谷,与玉柱对峙。

玉柱爱惜将士们的性命,也不下令强攻,就和镇筸的叛军,隔着山口对峙。

然后,玉柱下令,驻麻阳、辰溪和永绥厅的绿营官军,大举向山内徉动,做出了四面进攻的假象。

镇筸的叛军,战斗力惊人,缺点也很明显,兵力严重不足,难以抵挡数倍官军的四面围攻。

等镇筸的叛军撤退了之后,玉柱带着主力部队,浩浩荡荡的杀进了凤凰厅的腹地。

只是,和别的官军统帅不同,玉柱并不主动寻求与镇筸叛军的决战,而是把重点放到了,逼山民出山之上。

具体的做法,也不复杂。

官军所过之处,正在插秧的水田和坡田全毁,然后按照人头,挨个发口粮。

发放的粮食数量,不多不少,刚好只够走出山口。

镇筸的地势太过险恶了,别说水田,就算是坡田,也不多。

田地不多,也就意味着,人口不可能多。人口过多,根本就养不活。

玉柱很有耐心,只毁田,逼人出山,死活不肯带着大军进山去围剿镇筸叛军。

说实话,这一招起效不快,但是,异常之狠辣,等于是断了镇筸叛军们,赖以生存的根基。

叛军们也知道,玉柱的手里有几十门炮,正面硬拼的伤亡,很可能极大。

就这么着,双方都很有耐心。

结果,从春种插秧之时,一直拖到了秋收之时,凤凰厅一年两熟的收成,绝大部分泡了汤。

赶在大雪封山之前,玉柱领兵退出了凤凰厅的大山。

来年的三月初,玉柱带着完全不缺粮的官军主力,再次大举进山。

这一下子,叛军即使再傻,也看明白了,玉柱这是要持续性的绝户啊!

去年的粮食,两季绝收,玉柱今年又来了,这谁受得了?

总而言之,玉柱宁可慢慢的收拾叛军,也不想随意浪费掉手下嫡系将士们的性命。

这些可都是军官种子,不能随便牺牲,乃是玉柱的基本用兵原则。

于是,叛军们忍无可忍,倾巢出动,要和玉柱展开决战。

面对武装到了牙齿的新军,只装配了大刀、长矛和长弓的镇筸叛军,惨败于凤凰厅的得胜营一带。

在玉柱的抚标中军之中,有一支人数不足四百的骑兵。

唉,败退的叛军,在几百名骑兵的追杀下,可谓是伤亡惨重,尸横遍野。

此战,官军大获全胜,而且损失甚微。

结果是,整个凤凰厅地区,九成以上的山民,都在刺刀和口粮的威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