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红楼贾府> 第384章贾政的光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4章贾政的光辉(2 / 4)

莫名其妙的消失,接着便是在杏花营与刘钟本部进行了两天的激战,咳,叛军进攻,汉军躲在沟壕里防御。

忠靖侯等人口中战力强悍的叛军接连被汉军打得大败,这两日的进攻最少折损了万余精锐,照这样下去,叛军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陆柄对于自己当年的决定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一趟回去,怎么着也能整个带封号的伯爵爵位,就是最末等的也值了。

老陆家也算是跻身勋贵队伍里了,就算后辈子孙不孝,百余年的富贵还是有的。

随着夜幕降临,陆续有哨探从朱仙镇方向返回,报告了那里的情况,原来自己高估了刘钟,除了自己埋下的棋子,其余的叛军各部都打着各自的小算盘,以前刘钟势大,加上又接连数次击败了汉军,本着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原则,这些人便紧随着刘钟的指挥走,可如今局势发生了转变,因为缺少了那十二万大军的威慑,这些人突然发现刘钟其实也就这样,这不,就生出了别样的心思,除了刘钟本部人马还在按照计划攻打谢琼等人外,其他几部叛军都在观望。

此情此景与陕西当年何曾相像,也许这场大战很快就会迎来转折。

.........

就在蓟县噩耗让神京满城震惊之时,通州又传来了不幸的消息,鞑靼人于昨夜攻破了通州城,城内的百姓惨遭屠戮。

第二日午后,几个蓬头垢面,满身狼藉的巡防营军卒骑马赶到了永定门城下,他们带来了一个非常不利的消息,鞑靼人扫荡了通州附近所有村落,赶着十余万被俘的百姓正沿着官道往神京走来,最迟后日午时便到。

鞑靼人说了,到时候如果见不到汉军出城与他们交战,先斩两万百姓祭旗,之后每过半个时辰便斩五千人,直到汉军出城与他们交战。

当听得这个消息之时,吴邦佐差点气得昏死过去,鞑靼人这招毒啊,这是在断大汉的根基,打又打不过,不打这些被鞑靼人俘获的百姓就将遭殃,如此一来,朝廷将大失民心。

就在这时,兵部转递来了大同总兵西宁侯张亮的奏章,直言户部克扣了皇帝的赏赐。

“这帮混蛋,误国误民,该杀!”

吴邦佐闻言拍着身旁的案几大怒。

午后,接到兵部军令的西宁侯张亮率领两万大同骑兵赶到了神京,元春以小皇帝的名义让户部给与大同镇兵马赏赐,谁成想,这些人胆子会如此之大,如此紧要关头不想着勠力同心也就算了,竟然还敢打皇帝对军方的赏赐。

坐在纱帘后的元春也是惊呆了,生于勋贵将门世家,她当然知道这些门道,但,她怎么也想不到,这些文官竟然在如此危难之际,还想着通过手段敛财,贪墨的还是将士们的卖命钱。

吴邦佐当了这么些年的官又怎么不清楚这其中的关节?

只是,他很清楚,只有喂饱了这些官员,他们才会给朝廷卖命,这也是太康、隆治两朝为何面对如此严重的贪腐,两位皇帝也没有下大力气整顿原因,平日里他们贪墨部分军饷也就算,现在正值大战,正需要军方拼命之时,他们还敢大张旗鼓贪墨军饷,也太不知死活了。

现在当着元春和小皇帝的面,他又不好表示这样的事情是理所当然,更不能不处理,否则,不仅皇室这边交代不了,就是军方那边都不能过关,否则一旦闹腾起来,再引起兵变....

想到这,当即快刀斩乱麻,直接让兵部抓人,斩首传视各城门。

看着兵部尚书辅国公秦勇远去的背影,吉安叹了口气,两天了,蓟县的汉军大营没有一点消息传来,也不知是吉是凶!

大殿内一片沉寂,孙玉麟刚准备说些什么,镇国公牛继宗大步走进来,抱拳道:“诸位,西城各家拼凑一番,最终凑了八千骑兵。”

吴邦佐正欲搭话,李守中忽然说道:“这么算下来,还是不够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