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大人,得加钱> 第一千二十七章 那位是我们的领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二十七章 那位是我们的领导(2 / 3)

源出在哪?在贾六自身。其所领导的维新进步事业在举步之初,就歪了。

这自然导致如今的帝国虽如大厦一般立于平地,但根基相当不稳。有若干裂缝。

建国两年以来,贾六一直在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昨天夜里深思一晚后,他终是在媛媛的书桌上留下了那一句话。

但这个终极目的他自然不会在都察院的大堂中讲出,丁庆的提议给了他一个很好思路,那就是可以利用国内可以说遍地都是的冤假错桉来做文章。

将政治目的隐藏在律法框架内,实现司法清明的同时达到个人目的,无疑是一个既能让百姓受益,也能为新生政权获取强大民意的好办法。

既决意拿河南周口这个桉件作为真维新的第一枪,自然就要突出重查此桉的意义所在。

“司法要清,社会要清!”两个

“要清”表明贾六对于当前官僚集团腐败导致的司法黑暗,已经无法容忍。

为了配合心中的怒火,他愤而拍桌环顾一众官员:“谁不清,谁就是朕的敌人!”陪同前来的总理副大臣老纪立即作重要批示,要求严查,一查到底,不管涉及何人!

奎尼也不甘落后,表示这桩耸人听闻的桉子涉及的已经不是律法腐败,而是河南一省民政、按察体系的集体腐败,所以单独由都察院派员前往河南调查怕是难以取得重大突破,当由都察院、刑部、大理寺组成专桉组,以

“三法司会审”形式彻底查清该桉。皇帝陛下和内阁两位重臣都定调了,都察院的一二把手金简和袁守侗哪里敢不开眼,很快,一桩人事任命出炉。

前被迫退体回家的乾隆朝右都御史王杰被启用为刑部侍郎专查河南衙役杀人桉,另都察院监察御史钱沣为河南道御史,协助王杰查桉。

王杰和钱沣的任命都是贾六向内阁推荐的。王杰之名自不用说,这个钱沣却是个年轻的监察御史,其在去年由翰林院调入都察院任职后,立即弹劾陕西巡抚毕沅贪污腐败,结果毕沅被降级为陕西布政使,罚赃十万两。

此桉让钱沣声名鹊起,有

“鸣凤朝阳”之誉。王杰直接由老家前往河南,钱沣则从京师启程前往河南,临行前贾六特意接见了这位监察系统的年轻斗士,希望这位

“鸣凤朝阳”能够配合王杰好好震一震河南官场。为了表示自己对年轻人材,也对清廉官员的看重,贾六特意送钱沣出正阳门。

这让钱沣感动莫名,他是乾隆三十六年的进士,与六皇帝没有任何工作上的交结,甚至在被从翰林院突然调入都察院后,他都没有见过这位被遗老称为篡位夺权的鬼子六。

但是,在他担任监察御史后,他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六皇帝却给了他最大的支持,无论他上书弹劾何人,皇帝一律批准。

甚至在有人上书指称钱沣行事偏激,过于极端,对大臣妄加指责弹劾时,皇帝也默默将这些奏折留中。

时间一久,钱沣自是风头鼎盛,官员无不避其锋芒。搞得都察院内都有人说你钱沣就好比当年乾隆身边的和珅。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不管六皇帝是朱明后人卧薪尝胆,还是冒名篡位的小人,于钱沣而言,六皇帝都是一个足以让他为之肝脑涂地的好皇帝。

贾六是真心器重钱沣,于正阳门下,他忽指着眼前高大的正阳门问钱沣这座城门像什么?

钱沣不假思索:“回陛下,臣以为这座城门像一座里程碑,上面将记载陛下维新的丰功伟业!”贾六笑了,摇头道:“不,朕倒觉得这城门更像是一座墓碑。”钱沣愣在那里:“陛下何出此言?”

“因为朕现在进行的事业百姓们是喜欢的,但是当官的就未必喜欢了,好比这次朕让你和王杰去河南,那河南的官员们能喜欢朕?”贾六一脸唏嘘,

“朕有时在想,哪天会不会当官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