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故我执棋> 第六十三章 城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三章 城防(1 / 2)

方才二人说话间,知夏本回来了一次,在门口听了两句却又返回去了。这会再回来,手上多了个木匣子。

“我方才就觉得大小姐太大方了,他们用不用得上我不知道,但你们是要用的。你看留这些够不够?”

知夏把匣子打开,亮给李茂看,里面整齐摆着好几块仔细锯好,甚至还打磨平整了的雷击木。

李茂笑道:“知夏姑娘做事周全,只是这匣子小了些,若能有个大一些的,或许就够了。”

知夏道:“我没想你说的那些,只是雷击木既然可以辟邪,就想给大小姐和你们都留一块,昨天那雷太邪了。”

说到此处,李茂倒还有些没问完的话,便转而对温故言道:“大小姐,之前说的…”

温故知道他要问什么,立时紧张起来,连忙止住他的话:“此事容后再说,我信重的只有你们几个,养好身子,我们后面还要去连州,有的是事情需要你们来应付。”

李茂明白了温故不愿此时谈及,便也没再追问:“那城防的事情,不知大小姐怎样安排了?”

温故松了口气:“楚阳关亲率定宜军在向潼城来,所以许多事比原本预计的都要提前一些,城防的事周都统先顶上了。”

定宜军的动作让李茂也跟着紧张起来,温故便把这一日的大致情况同他一一讲了。

定宜军此行浩浩荡荡数千兵马,若说是来闲谈的,谁也不信。

况且在温故知晓的情况中,唐明逸已死,楚阳关断不可能见容于南楚朝堂。

这消息原本她想瞒一阵,等到唐显遥对楚阳关有个处置,许多事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可现在境况又不同,楚阳关的反常之举必定是有原因的,或者此番行动早已定下,或者是他与唐明逸之间有什么隐秘的消息渠道,甚至如今他已经知晓实情了。

但无论如何,后面都只有两条路等着他。

一条是直接绕过潼城,北上虞国。但北虞多支兵马与定宜军许多年来互有攻守,他若投靠北虞,未必能够见容于北虞朝堂,处境不会比之前在南楚要好。

就算不考虑这些,一旦楚阳关降虞,那么彼时的潼城,北有梁州,南有定宜,便又成了当年的梁州。

甚至楚阳关很可能会先拿下潼城,作为降礼奉上。

若不是如此,楚阳关也可能走另一条路。

他手握数万兵马,又盘踞一郡之地,甚至可以由定宜出兵,先攻潼城,再取梁州,从此与北虞南楚分庭抗礼。

南楚北虞原本因为东边的战事,怕在梁州有过多的拉扯,不会轻易对此地有所动作。

但楚阳关若是不考虑南楚境况,执意出兵,梁州必定抵挡不住。

无论如何想来,潼城都避免不了一场战事。

因此,温故才有了这些提前的打算。

城中其他事宜暂且都先停滞下来,由金绾总领其他相关人等,一并为孙府有关的事宜做善后。

由于太守刘著不在,而暂时统领潼城的“驾部郎中”意外身死,便由周通顺理成章地将剩余的两千梁州军,以及合并了原本潼城守军和从流民当中新征兵士组成的一千五潼城军调度起来,做临时拱卫城防之用。

李寻入城之后的作用也在此时发挥出来,他虽入城不久,但在温故和刘著的安排下,做的大多都是城防相关的事宜,也颇有成效。

首先是八辆刀车,各自与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同宽,车高数丈,车前置几层刀架,每层都有一十二支特制的生铁长刃。若有敌军突破城门,则以刀车做填充,足以做城门防卫之用。

而后便是马面团楼。

潼城原本地位尴尬,只是梁州与定宜之间的缓冲。从南楚朝堂的一般考虑来说,一旦北虞取得梁州,进而南下,潼城只是稍作抵挡,定宜才是最主要的防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