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路痴导游> 第384章 猛虎下山,彝祖故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4章 猛虎下山,彝祖故地(2 / 3)

贯上了部落名——蒙,为姓。”

大家看着小毕,“为什么你们姓毕?”

“我们的祖先为了逃避追杀,在深山里安顿下来,就改名换姓了呀!”

“噢。”

“但是我们祖先代代相传,我们是南诏后裔逃难过来的。”小毕深怕大家不相信她的身份,很是郑重地说。

何欢又解释:“毕摩,是彝族知识分子、巫师,神鬼在人间的代言人。彝语、彝文、史诗,都是由毕摩创造的。”

“哦。”

“彝族在过去是存在着等级制度的。南诏后裔改名换姓,取另一个贵族阶级的首字为姓,也很合理。”

大家点点头,小毕也高兴地点点头,觉得小白龙解释得很好。

依次瞻仰南诏王,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阁罗凤。

走到阁罗凤的神像前,何欢说:“在车上我们讲到张太守勒索阁罗凤。

然后这张太守又恶人先告状,应该也是知道阁罗凤上表朝廷了,所以一面派人去太和城辱骂阁罗凤,一面也上表朝廷说阁罗凤要造反。

这气谁能受啊?说反咱就反啊,阁罗凤就带兵去太守府杀了张虔陀,夺三十二州。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就赶紧上表朝廷说阁罗凤反了。”

“剑南是哪儿?”一个游客问。

“剑南春知道吗?”

大家笑起来。

“汉朝设益州郡,就是今天川渝云贵一带,到唐太宗贞观元年,废除州郡制,改益州郡为剑南道。西南西北这一片儿都属于剑南节度使节制,治所在成都。

在南诏时期,剑南节度使在云州的范围,也是以哀牢山为界,滇东高原属剑南道,哀牢山以西则是南诏。所以,你们知道剑南节度使这个官儿多大了吧?”

“噢。”大家点点头,觉得小白龙地理好好!

小毕也看着他,他并不是因为迷路才要她带路吧?一定是因为她是南诏后裔!一定是的!

佩服地看着何欢。

何欢继续讲解:“鲜于仲通作为这一地区的长官,他当然知道张太守的德性。但是他好大喜功。

再加上他朝内的大腿杨国忠为了显得自己有用,不止是靠妹妹上位,迫切需要搞点儿事证明自己的才干。

《仙木奇缘》

那个年代,来得最快的名声就是战功嘛。于是杨国忠举荐鲜于仲通当大元帅去攻打南诏。

一个边疆小国,居然杀了封疆大吏,夺了城池。玄宗也很生气,就下令鲜于仲通率军六万讨伐南诏。

鲜于仲通到曲靖,阁罗凤已经派使臣先到了,迎接鲜于仲通,呈上求和书。又说了一遍我不是要反,是被张太守逼的。我可以归还城池和百姓,继续为唐朝属国。

鲜于仲通一看,你一个边疆小国,既然求饶,知道怕了吧?就不许求和,囚禁使者,继续领军南下。

到了下关,阁罗凤又再次遣使请罪。鲜于仲通还是不许求和,只言屠戮。

对于鲜于仲通来说,南诏是太弱了,害怕了,所以一再求和。

对于阁罗凤来说,一表朝廷,二表节度使,三到家门口了又请罪,德化碑中说是至于再三!

到此,阁罗凤知道这仗是不得不打了。在点苍山设坛,宣誓:彼若纳我,犹吾君也。今不我纳,即吾仇也!

联合吐蕃迎战唐军。当时唐军一路高山丛林过来,万分疲惫,再加上云州气候潮湿,瘴气丛生,没打先病了一半。阁罗凤大败唐军。

鲜于仲通丢下大军跑了,杨国忠把大败说成大胜,鲜于仲通荣升京兆尹。杨国忠又继续征兵打南诏。

这回,杨国忠跟玄宗说李宓原来是云州都督,跟阁罗凤是好兄弟,熟悉情况,派他去打一定一举拿下南诏!

坏不坏?太坏了!”

游客们笑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