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我在明末当特工> 第三百七十五章 开源节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五章 开源节流(1 / 2)

我在明末当特工第三百七十五章开源节流林凤闻弦歌而知雅意,见冯德贵示意目光凑前一步,轻声道:

听到这话冯锡范面色更加冷厉,阴森森从牙缝挤出声音,

成功转移冯锡范注意力,冯德贵暗道吾计售矣,眸光微现得意,续道:

他这话说得亏心之极,且不说洪灾过后夏粮能否顺利入库,就是夏粮入库也需两月之久,冯锡范听得皱起眉头。

他虽不擅长经济之道,却也晓得以五万石粮食供养台湾三十多万军民熬过两个月殊为不易。

民以食为天,倘若粮食危机不能顺利解决,明郑必定不战自乱,甚至有可能引发兵变倒戈相向,到时外攻明郑内乱——冯锡范不由地倒吸口冷气,忍住怒气沉吟问道:

冯德贵与林凤目光对视,都从对方眸里瞧见为难神色。

购粮最便捷的当然是倭国、南洋等粮食主产地,单倭国一地所产粮食就能满足明郑军民日常供应,只是与荷兰殖民者默契配合,联手设法堵死购粮渠道,德川幕府闭关锁国不愿与发生摩擦,如今琉球秘密购粮被荷兰舰队拦截焚毁,与荷兰红毛鬼必定更加警惕,严防死守之下恐怕一粒粮食也运不进来。

走私海商倒是贪图巨利胆大妄为,无奈满清封锁严密,双屿岛海盗秘密走私粮食尝到甜头,暗中又组织了几次,被吴清下令密报漳州后施琅大发其火,立即派遣战舰攻破双屿岛,岛上海盗或死或擒,三当家方惊蛟激战身亡,大当家王宝财不知所踪,背后靠山湖州周老爷想方设法动用关系,侥幸没有抄家灭族锒铛入狱,凭仗海商贸易发财的江南世家巨族不同程度受到严厉警告,再也不敢明里暗里以粮资敌牟取巨利,即使胆肥走私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购买粮食是实打实的买卖行为丝毫作不得假,冯德贵虽然狡诈多智却不可能无中生有,一时之间也是无法可想。

见智囊冯德贵也是现出为难神色,冯锡范心头微沉,道:

明郑名义由延平郡王郑克塽当家,事事其实都由冯锡范做主,粮食危机事关生死存亡,冯锡范也不敢轻忽。

冯锡范亲自点将冯德贵不敢不答,捻须沉吟半晌,答道:

他微一迟疑,没有说将下去。

冯锡范听得入神,不耐烦道:

知道冯锡范眼里素来不揉沙子,冯德贵尴尬一笑,道:

听到派兵前往土蕃部族抄掠粮食,冯锡范眯缝眼睛陡地射出锐芒,沉思良久缓缓点头。

陈永华主政台湾采用怀柔政策,对土蕃部族慰勉有加,时不时给粮给钱,免费供土蕃少年读书,十多年下来大见成效,土蕃部族特别是熟蕃渐受汉化,不再视汉人如同仇敌。

冯锡范武将出身久经沙场,素来主张对叛服不定的土蕃部族采取铁血政策,本就觉得陈永华怀柔抚蕃不甚合脾胃,听了冯德贵献的计策甚是中意,打定万一粮食短缺说不得以蕃济汉,先满足汉人需求再作打算。

只是土蕃寨子都是座落在深山老林,贸然进山搜剿怕要吃亏,况且武定里集结重兵另有用途,暂时还是动土蕃叛逆不得。

林凤听在耳里灵光一闪,插嘴道:

他这主意颇为高明,囤积居奇是商贾本性,早在粮食危机爆发前不少粮商就已察觉端倪,八仙过海想方设法囤积粮食,各大粮仓都堆得满满当当,积少成多加起来比官府储粮多出不是一点半点。

只是粮商储粮目的为了牟利,无论如何善言劝导都不肯吐将出来,而且各有后台也不怕官府出手硬抢。

听到这话冯德贵心里暗恼,他都事察言司岂能不知乌心粮商趁粮食危机大,只是这些乌心粮商十有八九都有强硬后台,明里暗里向冯剥皮送了大笔贿赂以求保护,焉能干出自断财路的蠢事。

正想开口替乌心粮商说话,冯锡范重重在椅背一拍,目现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