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569 士族垄断教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69 士族垄断教育(1 / 2)

为了自己的儿子,为了千千万万的大唐小朋友,李恪不得不提起毛笔怀着愧疚的心理又当起了文抄公。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唐高祖、起义师,出隋乱,创国基。”

《三字经》一共才一千一百四十五字,李恪这是阉割版,一千字不到,没有一个时辰李恪又写好了。

看着自己手中的手稿,李恪心想如果全天下的小朋友能人手一本《三字经》,必将处处听见“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那该多有成就感啊!

李恪苦笑的摇了摇头,知道自己又开始异想天开了。

在这个时代,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并不是想读就能读的。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书籍太贵!

纸张没有改良,要么是贵的要死的宣纸,要么是质量极差的竹纸,两者都很难满足书籍的大量普及。

因为,“抄书”就成了一件很风雅的事情,其实更多的是无奈,无他,既然买不起,只好借来抄……

另一个,是雕版印刷昂贵的成本和繁琐的工序。

为何世家大族能垄断教育,几乎所有的人才都是出自他们,而寒门子弟甚少可以出头?

就在于教育的成本实在太高,寒门子弟根本承受不起!

教育被世家大族所垄断,代代出人才,而寒门子弟根本没机会读书识字,如何同那些世家子弟竞争?

此消彼长,世家大族越来越多的掌控住社会资源,天下官员皆出于此,世交、联姻、结盟……他们组成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同盟,维护着他们自己的利益,却弃国家利益于不顾。

他们强大到无视朝廷的政令,甚至操纵廷议的结果!

因为,几乎所有官员都是他们的“自己人”……

李世民自登基即位以来,世家大族的顽疾愈发明显,这直接导致贫富差距加大,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愈发尖锐。

李世民做梦都想打破这些世家大族建筑起来的顽固藩篱,扶持寒门士子崛起,那样才会让朝廷、让天下趋于平衡,而不是世家大族一家独大。

平衡,才是最完美的状态。

可是这又谈何容易?

世家大族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他们极力打压寒门士子,垄断教育资源,根本不给普通人家子弟读书学习的机会。

不读书,不能明理,如何跟他们争?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教育的成本太高,高到即便是皇帝,也做不到让全天下的人都有书读……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用新的造纸术造出廉价的纸,把雕刻印刷术改为活字印刷术。

相比新的造纸术,其实活字印刷术更简单。

人类历史上的很多发明都是如此,并不是某一样东西有多么神奇、多么难以制造,难就难在犹如一层窗户纸一样的创意、想法上。

捅破了,什么都做出来了,人类文明就前进了一大步,捅不破,那就云山雾罩,永远也捅不破……

李恪相信只要自己给府里的匠人一提醒,他们马上就能把活字印刷术造出来。

李恪悲哀想到的即便他把活字印刷术造出来又如何?他还是玩不转啊!

话题又得回道世家大族垄断教育这边。

世家大族凭啥垄断教育?

很简单的一个条件,就是书籍!因为书太贵了,纸贵,印刷成本也贵,老百姓买不起,自然无书可读。

靠着辛苦抄来的那么几本书,如何跟自幼生长在书海中经受文学熏陶的世家子弟相比?

可是人都是有私欲的,当这些世家大族的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会无视国家,无视公德,只要不利于自家利益的事情,就会去反对,甚至去消灭!

五姓七宗为什么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