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航空崛起> 第九百二十五章 歼十D大秀超机动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二十五章 歼十D大秀超机动性(1 / 4)

nt

扬威总师连忙道“请领导放心吧,其实我个人的意思,咱们的歼二零战斗机直接装涡扇十五试飞也没问题,不过多一道验证试飞也是更为稳妥的,所以三个月时间完全够了!”r

nt

林明栋笑道“是啊,我也是这么觉得,不过他们都认为应该更稳妥一些,所以才上了歼十一进行试飞!不过这样咱们就更有把握了不是!”r

nt

其实林鹏这个重生者才清楚,涡扇十五发动机的进度已经非常快了!比前世的时候快了近十年。r

nt

要知道在林鹏前世的时候,涡扇十五发动机装到歼二零战斗机上面,那至少都得等到二零一九年去了。r

nt

涡扇十五发动机与f119发动机相比,研制周期并不算长。r

nt

要知道f119发动机,最早是从一九八三年普惠公司开始详细设计的,一九八六年十月首台xf119发动机试车,一九八八年安装了二元矢量喷管的型号开始试车。r

nt

一九年首台yf119飞行试验发动机完成初始地面试验,到1990年8月,完成飞行批准试验。1990年秋天,两架yf22装载yf119进行飞行试验,实现马赫数143的不加力超声速巡航。r

nt

而到了一九九二年六月,真正量产的型号f119完成关键设计评审,一九九六年才交付飞行试验用发动机,一九九九年完成鉴定,二零零一年投入小批量生产。r

nt

也就是说f119发动机从最开始的技术验证机设计开始算起,也是用了十八年才进入量产,如果从量产型号设计评审到量产,用了九年时间。r

nt

军方领导一听,便笑了“好,只要你们都有把握,那咱们就放心了!”r

nt

领导们围着这两架歼二零战斗机,认真的观察起来。r

nt

确实这两架歼二零战斗机的制造工艺相当的棒,领导和专家们一边看一边赞叹着。r

nt

想当年看到中国的歼八战斗机,大家都觉得是美男子,现在再看歼八战斗机,那真是太落后了。r

nt

不说别的,就从这机身表面的工艺就能看出来。r

nt

歼八的机身一看就很多的铆钉,而且不平整,当年在歼八战斗机的生产车间,可以看到的场景那就是工人们爬在这架战斗机的机身上面工作,用的都是非常古老的手工工具。r

nt

可是现在再看歼二零战斗机的总装呢,采用的是脉动式生产线,很多部件都实现了自动化的装配,零部件也大多采用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制造。r

nt

与当年的八爷生产线完全不可同日而语。r

nt

在数字化制造方面,蓉飞确实是在国内走在前列的,早在九十年代末就开始大力的推广数字化制造了。r

nt

有人说歼二零战斗机不就是隐身化的歼八战斗机吗?因为它们的机身都很细长。r

nt

其实这是两全不同的两种战机,跨了两代!虽然说从侧面上看,歼二零战斗机确实很长,但是它的结构,气动,完全和歼八这种高空高速战斗机不一样,因为歼二零战斗机的机动性特别是超音速机动性太强了。r

nt

而歼八战斗机,则是没有什么机动性的,被称为有人火箭,平直的三角机翼,几乎拉不出什么涡流来,操控性非常差。r

nt

所以歼八战斗机只生产了二百来架,便停产了。r

nt

现在空军和海军还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