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169章 仕途起飞未半而中道崩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9章 仕途起飞未半而中道崩殂(2 / 3)

了。

而且贞观后期属于大唐和吐蕃的蜜月期,双方翻脸要到王玄策灭国十五年后了。

以及还有一个证据是开元初,位于东天竺的个失蜜国遣使来朝贡玄宗,还给带了封信:

有国以来,并臣天可汗……臣身与中天竺王厄吐蕃五大道,禁出入……天可汗兵至勃律者,虽众二十万,能输粮以助。又国有摩诃波多磨龙池,愿为天可汗营祠。

话说的很明白,一直认天可汗这块招牌,也一直在遵命防守吐蕃进入天竺。

而且还希望大唐去讨伐勃律国,只要人马不超过二十万就能把粮草包了。

最后是帮摩诃波多磨龙池国传话,“愿为天可汗营祠”是愿意让大唐在自己国家内驻军。

其次王玄策也算不上苛待。

去之前是右卫率府长史,正七品上。

回来后嘉朝散大夫,从五品下。

唐朝官员品级是九品三十阶,一年一考核,综合四年的考核结果,合格才能进一阶,政绩很好才能升多一点,并且超过五品的官职需要上报皇帝决定。

在这套系统里,王玄策直接擢升五级,并且五品开始是被皇帝记在心上的。

真要说对王玄策最无情的应该是命运:

带回来的天竺医生并没有医好二凤的病症。

刚刚简在帝心,结果皇帝噶了。

皇帝噶之前还吃了自己带回来医生的药物。

王玄策就属于仕途才刚开始启航,结果船沉了。

李世民感觉自己还是小看了这块地方,眉头不受控制的扬了起来,还用手指掏了掏耳朵:

“多少?”

但其实都不用解释,光幕说的通俗明白,李世民只是难以置信,而且那粮食出口意思也简单好懂。

“十四亿人口……还有卖粮食的余裕?”

作为对比,李世民想起来另一组数据:

“朕记得,大业四年,华夏有口四千六百万,乃隋之极盛也,此数尚不及半亿。”

杜如晦出列道:

“此乃后世之数,纵览后世,其有科技之助,务农之法远超我等,自可供亿万之民。”

说是这样说……但李世民还是难以释怀。

大业五年有近九百万户,而到了开唐的武德年间,大略查来的数字是两位百万户。

乍一看似乎隋末大乱死民三千万口,但李世民也是认真研究过的。

大业四年和五年,炀帝花了大力气搜括隐户,并且为了增加税收,强制兄弟必须分家,然后按户收税。

虽然税收大增,但李世民回头总结认为,此乃大乱之始。

所以前两年李世民还曾专门增加律例:父母若在,子女分家当罚。

对于清查隐户的建议也是已读不回,并还出台了对于生育婴孩的奖赏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

炀帝的手段虽然被他诟病,但至少确实是花了大力气厘清了人口,只是如今一对比……

“近乎二十个大业年间……”房玄龄也惊叹。

同为宰辅的杜如晦明白老友的心情:

“真不知后世此等之国,有何治国良策。”

而在另一边,武将们都已经颇为意动了。

李世勣总结了一下:

“无甲,无兵,无马,无险。”

然后与李世民一样扬眉惊叹:

“这岂不是能任意攻伐?”

而看着后世历数的那些开伯尔山口过客,李世勣羡慕不已:

来来往往国家这么多,为什么不能多我华夏一个!

苏烈猛点头,长孙无忌则是老实不客气的瞪视过去:

这块功劳是我先看上的!

而在看到那一个东天竺的小国就敢豪言供应二十万大军的粮草,长孙无忌觉得必须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