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五零九章 清廷招抚(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零九章 清廷招抚(六)(2 / 3)

一个连,另外加上一个骑军班,保护他们在易水渡口等候。

听完了两人介绍了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后,庄亲王和赵舒翘心里也觉得不大得劲,原来还以为是海外华人是专程到涿州来迎接自己一行的,那知道他们是在这里清剿八国联军的余众,迎接自己只是顺带着办,而从那几名骑兵的态度来看,根本没把自己这个钦差大臣放在眼里。

不过庄亲王和赵舒翘的心里也明白,这次去天津可不是去摆什么天朝上臣、钦差大臣的架孑,而是要对海外华人恭恭敬敬,夹着尾巴做人,可以说现在大清国的命运就掌握在海外华人的手里,人在低檐下,那能不低头呢!因此只能忍下这一口气。

这时张佩纶道“王爷、赵中堂,船都准备好了,我们还是先上船渡河, 到涿州城再说吧。”

庆亲王点了点头,忽然又问道“幼樵,方才我给那几名通报的士兵赏钱,他们却没有收,你们和海外华人熟,不知道他们是兴的什么规据,本王也好注意一二。”

张佩纶听了,也不禁笑道“王爷有所不知,海外华人的治军极严,凡士兵擅取百姓一物,擅收一钱者,均当受军法惩处,绝无轻恕,因此王爷只管和他们公事公办,无需管什么规据就是了,赏钱一事,不用再提及了,当然朝廷的赏赐除外。”

庆亲王和赵舒翘互相看了一眼,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来。他们到是知道,当初的湘军、淮军在成军时,也是严令士兵抢掠百姓,但严苛到连给士兵的赏钱都不准收,却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老百姓来当兵不就是为了吃顿饱饭吗?不许抢掠也就算了,但连赏钱都不准收,这不是断人财路吗?看来海外华人治军,到是和大清国大不一样啊。不过庆亲王的心里到也有些释然,看来那两名骑兵到也不是有意要削自己的面子,而是军纪如此。好在是在这里遇到了张佩纶、李经方,他们知晓海外华人的行事作风,到是可以少闹错识。

于是一行人来到渡口,轮流上船渡河。而庆亲王、赵舒翘也留心观察,见海外华人军队的人数虽然不多,但一个个精神焕发,行动虎虎生风,自然留露出一股让两人说不出的风范,而自己带来的士兵尽管人数更多,但却不知怎么,总觉得要比对方矮一个头。其实这是因为这一个连不仅是久经战火的洗礼,而且在与各国的战斗中连战连胜,心气自然不同。

一行人员渡过了易水之后,当天到达涿州城,罗岳将他们迎入城里,设宴接待他们。而李经方又暗中告诉庆亲王、赵舒翘,这个罗营长可不能小视,别看他的年纪不大,可是海外华人中的一员虎将,战功赫赫,因此虽然他的官职不高,大约等国的统制、统领一类,但海外华人中排名第二的人物秦铮都打算把女儿许配给他,将来必然是海外华人中的重要人物。

两人听了,也不禁吓了一跳,虽然统制、统领在清廷算不得什么高官,但一个24、5岁的年青人能够升到这一步,既然是在大清国也是十分少见的,当然那些什么靠祖辈荫恩的八旗孑弟、铁杆庄稼是除外的。而且这么看来,张佩纶、李经方到真是和海外华人的关系不错,连这些婚姻私事都清楚。

当然两人对罗岳的态度也更为恭敬。连罗岳自已都不好意思,虽然罗岳也不大鸟清廷,但毕竟这两个人可都年过半百的中老年人,这么恭敬自己一个年轻人,当然受不了。不过经过这大半年的历练,罗岳在人情事故上也圆通了不少,对这样的场合也能应付一些,当然知道这两个人并不是恭維自己,而是恭敬自己背后的那股强大力量。不过罗岳也不会因此而趾高气扬,仍然十分歉逊,不俾不亢,

涿州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地方,而且遭逢变故,生活条件较差,因此招待两位钦差的饮食自然也好不到那里去,罗岳也向两人客气的表示欠意。但庆亲王、赵舒翘的脸上却看不到半点为难的样子,还一个劲说这可要比从北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