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九十七章 青州之乱(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七章 青州之乱(十)(2 / 3)

付海外华人了。

另外慈禧也不是没有想过,借洋人的力量来对付海外华人,不过一来慈禧知道洋人的力量不是那么好借,将来可是要连本带利的还;二来听李鸿章的讲说,海外华人似乎和洋人打得火热,除了俄国之外,己和多个国家有商业来往,前不久还搞了一个造舰的竞标,英法美德意5国10余家船厂都赶来竞标,连各国都将自己驻天津的领事馆迁到青岛,这也说明海外华人和洋人的关系十分融洽。

虽然慈禧又想不通,海外华人打败了八国联军、强收了洋人的租界、收取了洋人的海关权,但洋人却似乎根本不记这个仇,反到是和海外华人交好,这是什么道理?

不过想不通归想不通,但慈禧也在心里暗暗决定,尽力不要和海外华人起冲突,能忍就忍,能混就混,反正自己也是快70的老人了,还有几天的活头,只要是熬到自己撒手的那一天,身后的事情就不管了。

光绪、荣禄、李鸿章在颐和园里住了三天,而就在第三天的上午,李莲英来报,肃亲王善耆、醇亲王载沣、多罗贝勒载涛、载洵、镇国公载泽等人在颐和园门口求见太后、皇上。

慈禧哼了一声,道“着他们进来。”

光绪一脸懵逼,而荣禄和李鸿章却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彼此心照不宣,这才是慈禧留他们在颐和园里的真正目地。因为处理青州的决议一公布,肯定会引起旗人不满,来找慈禧理论,因此与其留在北京里和旗人理论,闹得沸沸扬扬,不如就在这个颐和园里解决,这样就不会惊动太大。

来的这几个人都是清廷的宗室,也是庚子国变之后,清廷崛起的一批新贵。慈禧控制朝政有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注重平衡,拉一派打一派,不可让一派独大,近30年来清廷最大的政治派系是洋务派,因此慈禧一直都在扶植一个能够牵制洋务派的政治势力。

在甲午之前,慈禧是利用淸流派来抵消洋务派。而戊戌政变之后,清流派因为支持光绪而势微,于是慈禧改为扶持宗室,提拔了自己的侄女婿端郡王载猗、以及庄亲王载勋、辅国公载澜等人,并立载猗的儿子傳隽为大阿哥。而回京之后,因为有人要为庚子国变负责,结果大阿哥被废,载猗、载勋、载澜等人都被削爵,但慈禧又提拔了一批新的宗室人员。

肃亲王善耆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肃武亲王豪格的十世孙,也是清廷的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而醇亲王载沣,多罗贝勒载涛、载洵都是光绪的异母兄弟,虽然慈禧不喜欢光绪,但颇为感念光绪的生父,前醇亲王奕譞对自己的忠心,因此仍然提拔奕譞的儿子,甚致亲自给载沣指婚与荣禄的女儿成亲;镇国公载泽的爵位虽然差一些,但是清圣祖康熙的六世孙,也算是嫡亲正宗。

这几人到颐和园来救见慈禧、光绪,当然就是为了文瑞的事情。本来穿越者的折子送到北京之后,这几个人就跳得最高、叫得最凶,口口声声这件事情不能算完,一定要海外华人付出代价,为文瑞报仇等等。

而昨天军机处决议认定文瑞造反,这几人顿时都急了,其实他们到不是为了给文瑞讨个说法,而原想借这个机会恢复满人的权势,但如果朝廷认定文瑞是谋反,那还怎么借势呢?因此急忙连袂赶到颐和园来求见慈禧,一定要劝慈禧收回成命。

见礼之后,善耆道“太后,文瑞分明就是被海外华人诬陷害死的,他怎么会谋反呢?而且海外华人如此狂妄大胆,竟敢攻击八旗驻军,谋害勋爵,罪不容赦,绝不能轻讨啊。”

载泽道“是啊,太后,海外华人如此猖獗,朝廷如果还不加以惩处,这天下那还有咱们旗人的容身之地啊。”

载猗、载勋、载澜也都纷纷发言,当然也都是要严惩海外华人,为文瑞报仇之类。

慈禧面沉如水,道“依你们的意思,应该怎么办呢?善耆,我现在就让皇上下旨,让你领军去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