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二三五章 作战计划 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三五章 作战计划 3(2 / 3)

展的关健一战,打蠃了,不仅能够削弱我们在亚洲的主要对手俄国和日本,通过赔款获得发展的资金,又获得了东北的土地,而如果打输了,我们也差不多就完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就不要藏着掖着了,能用得上的东西都要用上,不要舍不得,而要不惜一切代价来打赢这一仗。”

夏博海道“老肖,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明白,从我个人来说,我是完全支持你的观点,但我们毕竟是有制度的,政府的事情不是我们五个人说了算,总之在行政会议上,我会尽力的促成你们的计划通过。”

肖建军点了点头,道“好吧,下面要说的是军队、人员、后勤保障方面的计划,这次战斗预计需要组建15个正规师,其中甲种师5个,预备师1215个,另外海军还需要组建一个海军陆战队师,总计兵力在40万左右,共计火炮2700余门。俱体的布置为,在我们的计划顺利进行,兵力充份展开之后,与俄军对持的第一线的兵力为7正规师,其中包括3个甲种师,8个预备师,兵力1820万;在鸭绿江与日本对持的兵力为5个师,正规师3个,包括1个甲种师,2个预备师,兵力67万;后方保留34个师,其中有两个正规师作为应急部队,大约56万人,其余的军队留在山东,作为轮换军队,除了军队之外,还需要警察5000人,维护占领地区的治安,同时还需要一定数量的地方管理人员,俱体数量由行政院决定,另外在东北地区还需要民役20万左右,当然,我们占领了东北地区之后,应该立刻组织、发动当地的民众,这样民役的数量也会慢慢的减少。”

徐济超道“我算了一下,按刚才肖参谋长所说的兵力分布,我们在东北地区投入的兵力是2933万,留守山东的军队为711万,最低限度的兵力只有7万人,如果在这个时候清廷突然和我们翻脸,这样的兵力能够守得住山东吗?我看现在清廷基本己经把我们视为敌人了,恐怕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

还不等肖建军说话,秦铮己道“放心吧,在东北的大局未定时,清廷是不会轻易和我们翻脸的,如果是在庚子国变之前,慈禧也许还有胆量冒险博一把,但庚子国变应该给了清廷足够的教训,即使是慈禧心里可能是恨不能除我们而后快,但我认为她不敢再任性冒险了。”

肖建军也点了点头,道“是啊,而且我们出兵东北,是为了收复失地,在道义上也占有绝对的优势,这次为了爪哇护侨,己经弄得清廷相当背动了,如果在我们出兵东北的时候,清廷突袭山东,可以算是冒天下之大不违,光是天下人的口水就可以把清廷给淹了。”

夏博海却摇了摇头,道“我们不能对此太过乐观了,清廷毕竟是一个封建王朝,不能用正常的政府行为来衡量,庚子国变确实给了清廷足够的教训,但如果其他国家都唆使清廷出兵呢?你们认为慈禧还能沉得住气吗?至于舆论压力,我并不认为可以影响到清廷的决策。因此我们必须真正做好应对的预案才行。”

肖建军道“我认为即使只有7万军队,我们也完全可以保卫得了山东的安全,首先是这个时候清廷的组织能力很差,在甲午战争中清廷出动的陆军兵力不到10万人;而在庚子国变中,清廷能出动的兵力共计只有4、5万人,而在旧时空里,武昌起义之后,清廷能够出动的镇压军队也只有6、7万人,以此推算,就算清廷来进攻山东,能够出动的兵力绝不会超过10万,因此在兵力上我们并不处于劣势,虽然我们会有一部份预备师,但我相信我们军队的训练和素质,而且清军中有战斗力的也只有北洋新军,但现在北洋新军只有3万人左右,还远远不够;另外我们分出去的义勇军已经在河南地区建立起了稳固的根据地,拉起来的军队己经有12000多人,并且两次击败来征剿的清军,完全可以和我们互相策应,如果清廷真的出兵来进攻我们,正好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