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一三八章 合肥见闻(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三八章 合肥见闻(二)(2 / 3)

在庐州的救灾事务是由谢市长亲自负责。”

袁世凯道“不知谢市长怎么称呼。”

卢成祥道“谢市长名叫谢涛,年龄虽然不大,但却是年轻有为,先前这座安置营就是由谢市长负责管理的,十数万人都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条。”

原来在攻占了安徽之后,华东本着就近就熬原则,让各安置营的负责龋任安徽各地的行政长官,庐州安置营的负责人谢涛就出任合肥市长,而他的副手朱南圳则被任命为颖州市市长,一方面他们都在各地方干了几个月,对地方情况有一定的熟悉,而且管理安置营也是一次历练,为他们管理地方积累了经,另外这也算是对他们这几个月以来的辛苦工作的报酬,同时也充份体现华东重视实干的原则。

袁世凯点零头,他知道华东的官员都普遍年轻,像袁世凯今年48岁,己是位极人臣,在清廷己算少壮了,而在华东340岁就担当重任高位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年轻龋任合肥市长,到也并不稀罕。又道“庐州虽是安徽首府,但安徽受灾也非庐州一地,不知华东由何人出任安徽省长呢?”

卢成祥笑道“现在安徽省还没有成立省,而是实施军管,由罗将军全权负责,另外还有李经方议员担任他的助理顾问。”

虽然安徽各地的行政长官都由各安置营的负责龋任,但省长的位置则要重要得多,而且不是各安置营的负责人能够胜任的,但现在华东能担任省长的人并不多,需要认真安排,而安徽刚刚占领,同时救灾还没有结束,因此华东决定安徽省暂时实施军管,成立安徽省军事管理委员会,由罗岳出任负责人。

在李鸿章死前,曾在青岛上海均有投资置产,股份主要由长子李经方,及张佩伦夫妇继承,其他子女也有少量股份,李鸿章的目地除了给子孙留下一笔资产外,还希望李经方张佩伦夫妇都留在华东,这样在清廷灭亡之后,李家的子孙有个照应。因此在李鸿章死后,李经方张佩伦夫妇在上海定居,但也在青岛也购制了房产,每年都要去青岛几趟,照看产业。

而远东战争结束之后,华东筹划成立咨议局,招集社会各阶层咨政议政,邀请李经方张佩伦夫妇担任咨议员,这时谁都能够看得出,清廷大势己去,华东开朝建国己是不可阻挡,因此李经方张佩伦夫妇也都顺水推舟,接受了华东的邀请。

华东占领安徽省后,考虑到安徽是李鸿章的老家,当初李鸿章组建淮军,就是以安徽老乡为班底,李鸿章手下的大将如刘铭传叶志超丁汝昌等都是安徽人,现在李鸿章虽死,李经方张佩伦夫妇算是归顺了华东,但李鸿章还有不少孑女亲族都留在安徽,在合肥还有李鸿章的老宅。

无论是李鸿章的子女还是亲族,在安徽都算是地方富绅,拥有大量的田产,而华东占领安徽省后,肯定要实施土地改革,按照以往的经验,凡是实施土地改革的地方,都会宰几只鸡来吓猴,不过华东还是念及李鸿章的香火情,能够不对李鸿章的亲族采取过激手段,还是不要,于是才决定让李经方到合肥,担任安徽省军事管理委员会的顾问,并兼任罗岳的首席助理,希望李经方能够劝李鸿章的亲族,积极配合华东的土地改革,千万别和华东对着干。另外李经方的影响力虽远不及李鸿章,但毕竞是李鸿章的长子,在合肥,在安徽地区,还是有份量的人物,因此也可以帮助华东,尽快的稳定安徽的局面。

李经方当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华东在安徽地区实施他们土地改革,李鸿章的亲族肯定是首当其冲,因此也没有犹豫,立刻乘船赶到合肥上任。而他一到合肥,首先招集李鸿章留在合肥的子女亲族,十分郑重要求他们全力配合华东的土地改革,千万不要有任何的侥幸之心,更不能有任何反抗华东的意图,否则只有死路一条,自己可是救不了他们。

李鸿章的子女亲族们总算也是知道这里面利害,更何况李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