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三五七章 纵横捭阖(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五七章 纵横捭阖(五)(2 / 3)

其实英法两国国内都有明白人,知道英法两国很难阻止华东政府和暹罗建交,虽然英法两国的整体国力都强于华东政府,但无奈本土都在万里之外,而且现在欧洲的局势日益紧张,英法两国都必须将大部份力量都放在欧洲,投射到东南亚的力量却是远远不及华东政府的,因此与其徒劳无功的阻止华东政府和暹罗建交,到不如顺水推舟,做个人情,也华东政府和暹罗建交穿针引线,并借机改善与华东政府的关系,并向华东政府让出部份东南亚地区的利益,这样还可以确保在东南亚地区的部份利益。毕竟长期和华东政府这样一个地区性强国为敌,对英法两国也并非益事。

但这种理智的声音不仅是少数,而且也很难得到响应,因此现在英法两国国内社会,对华东政府的敌视情绪十分严重,一来是两国都在远东战争中惨败在华东政府手下,被迫割地赔款,尽管割让的只是殖民地,赔款也不算多,如果是输给德国、俄国、美国,那是输给白种人,也可以说是胜败乃兵家常事,但输给华东政府是被欧洲一向看不起的黄种人,可以说是伤害不大,但侮辱却极强,这口气怎么也出不来,对华东政府自然也不会有好印像。

二来还是和远东战争有关,在远东战争中华东政府为了迫使英法两国尽快屈服,采取了一些极端的手段,如没收在华英法商人的财产,在海上拦截英法两国的商船,扣压货物,虽然最终确实迫使英法两国屈服,赔款割地,但没收的财产、扣压的商船货物也没有归还,因此令许多英法商人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也带动整个商界,都对华东政府持敌视态度。

英法两国都是以商为本的国家,商人对国家政治有极大的影响力,如果商人敌视华东政府,无论是社会还是政府,自然也都会视华东政府为敌人。在这种社会气氛下,理智、现实但与社会主流舆情相违的建议,自然是无法被接受的。

于是英法两国首先通过官方,向暹罗政府发出警告,直接了当的告诉暹罗,不要和华东政府走得太近了,这样会影响到暹罗与英法两国的关系。当然两国也知道,这样直白的阻止作用不会很大,于是又极力的抹黑华东政府,称华东政府贪婪无厌,掠夺成性,又持勇好战,且又无信无义,野蛮无礼,因此力劝暹罗,千万不能和这样的国家结交。同时英法两国又都派出军舰,驻泊在暹罗的港口里,这是以武力相威胁。文攻武吓,双管齐下。

另外,尽管暹罗现在能够保持主权基本独立,但也被迫向各国让出了部份权力,因此英法两国不仅在暹罗有很强的影响力,而且也都扶植了一批亲英亲法的势力,其中也不乏有人身居高位,可以影响到暹罗的国政。

这个时候亲英亲法的势力也有用武力之地,在暹罗政府中极的鼓噪不宜和华东政府建交,并提请国王拉玛五世朱拉隆功,一定要谨慎考虑与华东政府走近,以免触怒了英国、法国,这对暹罗可是灭顶之灾。

而除了政府层面之外,英法两国还在暹罗民间极力的鼓动思潮,编造各种谣言,泻蔑暹罗华人,制造暹罗的种族对立,企图在暹罗制造出一场排华风波。华东政府一直都是以保护所有华人为己任,因此在暹罗出现排华风波,肯定不会袖手傍观,必然出师向暹罗兴师问罪,这样双方自然结下怨仇,也就再无交好之日了。

不过暹罗国王拉玛五世可是在旧时空里被尊为朱拉隆功大帝的人,虽然暹罗不算什么大国强国,但能被尊为大帝,而且还是在西风渐进的近代社会,自然也会有两把刷子。他十分清楚,英法两国这是在阻止暹罗与华东政府接近建交,虽然朱拉隆功不明白英法两国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却知道与华东政府建交,对暹罗却是利多弊少。

而且暹罗的华人众多,但与当地土著一直和平相处,通婚融合,因此现在的暹罗土著大多都有一些华人血统,包括朱拉隆功也是如此。现在的暹罗是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