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四一四章 出差(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一四章 出差(四)(2 / 3)

为蒋怡的年龄己高,不可能再从基层干起,因此只能选择找个盟友。

而王宇就是最合适的选择,虽然当时王乐之只是天津市长,但天津也是华东政府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仅次于青岛、上海、北京,因此天津市长是一个极有前途的位置,同时王宇也有自己的事业,仅从商业合作的角度,也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于是王宇成立华运物流公司的时候,蒋怡十分积极的响应投资,成为第二大股东,并接管了上海分公司,不仅仅是看好运流公司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是和王宇建立良好的关系。现在拉王宇进入汽车制造业,就是和王宇深度捆绑,结成实际上的同盟关糸。

王宇到没有想太多,不过汽车制造业确实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热门行业,而且趁着门槛尚不高的时候,越早进入越好,因此这确实是个好项目,王宇想了一想,才道“你们打算拉多少投资。”

蒋怡道“既然要做,就要做大的,我们可不想小打小闹,所以我们计划至少要拉到300万的投资,而且不设上限,越多越好。”

王宇也不禁笑道“越多越好?你们打算占多少股份。”

杨育新道“这次合作,我们并不追求绝对控股权,只要掌握40的股份就行了。”

王宇听了之后,也有些意外,但马上就明白过来,虽然从理论上说,要控制一家公司,就必须至少控制51以上的股份,但在实际操作中,其实并不需要掌握这么多股份,40甚致是30都可以。因为追求绝对控股权也就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就像这次王乐之和西冷印社商谈的政府入股协议,政府占股36,而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四人合计占股52,可以掌控西冷印社,但政府只需要从四人之中拉陇一个人,再拉陇1、2个小股东,既可超过51,从而获得西冷印社的控制权。当然

这远比为求绝对控股权而投入更多的资金划算。因此杨育新、蒋怡夫妻不追求绝对控股权,实际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可以保留更多的流动资金,毕竟只要控股40甚致是30,基本就能可以确保控制公司。

王宇道“好吧!你们的项目情况我知道了,不过这件事情的关系大了,我还要和老王商量一下,听听他的意见才能决定。”

蒋怡点了点头,道“这也是应该的,你什么时候回杭州。”

王宇道“本来事情己经都办完了,我就应该回杭州,不过昨天老王给我来了一份电报,托我在上海帮他找个人,所以还要在上海留几天。不过找人的事情还要请你们帮忙。”

蒋怡道“这好办,不知道你们老王要找什么人!”

王宇道“吴昌硕。你们知道这个人吗!”

杨育新笑道“原来是吴大师,他现在是在上海豫园书画善会里,我和他有几面之交,不知道老王找他有什么事,哦!你们老王喜欢书法,大概是想和吴大师切磋一下吧!明天我带你去豫园,为你引见他。”

王宇也笑了一笑,并没有说什么。她虽然不懂书画艺术,但毕竟和王乐之夫妻10余年,耳濡目染也知道不少书画艺术方面的知识,吴昌硕可不是一般的艺术大师,在中国近代的艺术家中,吴昌硕是和齐白石、张大千一个级别的人物,因此对王乐之来说,吴昌硕可是需要仰望的存在,那还敢和吴昌硕切磋。

其实王乐之托王宇找吴昌硕,是想拉吴昌硕去西冷印社去。因为在旧时空里,吴昌硕是在1912年到杭州和西冷印社的诸人宴集,并在次年担任了西冷印社的社长,然后凭着其个人声望,使西冷印社的名声大振,并吸引了一大批知名艺术家加入西泠印社,从而为西泠印社日后成为天下第一社奠定了基础。

而王乐之则是希望提前请吴昌硕去西冷印社,毕竞现在政府己经入股了西泠印社,自然要让西泠社尽快发展起来,现在西冷印社的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