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都市言情>重生之国际倒爷> 第三百二十二章:建材瓷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二章:建材瓷砖(2 / 2)

知道建立了多少瓷砖厂。

也导致了90年代的建筑风格惊人的一致,外墙都是那种乳白色,夹杂着天蓝色的外墙砖。

就连现在的海关大楼,尤其是公安机关,直到2018年还保留着这种经典配色方案,踢脚线蓝色,墙壁白色。

也是改革开放以后,建筑行业当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代暴利产品。

经销门槛也低,到了90年代初,随便开个门面,就近随便找个县份都能找到不少货源。

而且还疯狂出口。

和服装产业一样,短短几年时间,93年,就一跃到世界第一瓷砖出口大国。

没办法,中国的人口基数实在太恐怖了,一旦被中国掌握了什么技术,在量产方面的能力,无人能够媲美,连车尾灯都看不到。

而之前的瓷砖出口第一个大国西班牙,和第二大国意大利,就被远远甩在后面了。

但技术上还是赶不上欧洲的。

它有一个清晰的迭代,第一代叫做陶瓷墙地砖,民国时期,上海的泰山砖瓦厂,就已经推广到市场了,只不过贵,这种砖就跟明朝时期景德镇的青花釉面砖一样,烧陶瓷一样搞出来,一碰就碎,完全的奢侈品。

第二代就叫做釉面砖了,而所谓釉是什么意思呢?是覆盖在陶瓷表现的一层玻璃状透明涂层,是用滑石粉,石英,泥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出来,涂在胚体表面,一起烧制出来的,能形成一个漂亮光界面,让器型更加圆润,更加漂亮。

所以但凡高档的古董,都是什么什么彩釉啊什么的,釉面还能加上颜料一起烧制。

而技术上,实际上早就成熟了,西班牙在五六十年代就开始量产,一开始技术封锁,被世界各国相继攻克,1978年,佛山的陶瓷厂率先攻克了生产技术,但碍于技术有限,量产的规格搞不上去,最早的产品只有45毫米x45毫米,手掌那么大的小方砖,颜色也很单一,就是白色和蓝色。

后来把规格提到45毫米x90毫米,长方形的瓷砖,这一代火了最久。

第三代,就是抛光砖了。

这也是釉面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釉面砖是一体化的烧制,边缘是圆弧形,这是自然凝结造成的,而上釉的好坏,则决定了瓷砖的整体质量,有的坑坑洼洼,有的还挂有流体小球,不够平整,光洁度全靠釉面烧制的好坏来体现,无法抛光。

而抛光砖的技术就要复杂得多了,它不仅要烧出釉面,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烧制出玻璃相,晶体相,还要去除气泡,再经过一系列刮平,粗抛,细抛,最后还要磨边。

因为釉面砖边缘是圆弧形的,无法整体抛平,所以釉面砖贴在墙上是有一条缝的,缝与缝的贴合处也不平整,有明显的边缘凹陷。

抛光砖因为烧出了晶体相,不担心釉体破裂,会把边缘的圆弧形给切掉,贴出来就是一抹溜平的了。

高档的抛光砖还会进行打蜡和贴膜等等过程。

那明显就要高档得多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