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盛唐风华> 第八百九十九章 入阵(十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九十九章 入阵(十三)(2 / 3)

现如今得情况是,刘武周得了汾阳宫、晋阳城两地所积存的海量甲杖、钱粮,人强马壮声势如日中天,眼看便有席卷河东之势。

自家辛苦积蓄的财货兵杖,本是为了一旦有变谋图后复所用,做梦也没想到最后居然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何况河东乃是自家根基所在,麾下大半军士的桑梓所系,家人眷属也依旧滞留于河东。

毕竟他们不是军将官员,皇恩浩荡也落不到他们头上。

是以他们的家眷不可能也搬到长安来,且不说没有那么多地方更没那么多钱财用来安置,单说一条,他们都走了,谁在河东为自己耕种田地纳粮完役?

可是如今这一败,这些人的家眷都落入刘武周控制之中,军心士气都势必受到影响,一个处置不当就可能哗变。

可以说李元吉这一败,不光是丢了几座城池多少兵马的问题,而是有可能把李唐江山都败进去。

偏生这些事自己还不能公开说明,毕竟江山草创人心未附,就是庙堂上的文武,也是一人一个心眼不足以尽信。

别看他们表面给恭奉自己,心里揣着什么念头却是谁也说不准。

若是让他们知道真实情形,保不齐就有人会暗中勾结刘武周或是李密,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是以一方面要装作无事发生依旧歌舞饮宴粉饰太平,另一方面又要设法尽快讨平贼寇复夺州郡。

自登基以来,自己第一次感到了为君艰难,以及所谓乱世的真实滋味。

比起来还是当日蛰伏晋阳以待天下有变时日子才是真正逍遥,哪像现在这般。

谁都知道应该速战速决尽快夺回河东,问题就是根本做不到。

恒安、马邑的边军本就是大隋一百二十七处鹰扬府中有数精锐,如今更得了突厥人助力,势力更胜从前。

便是大隋一统江山鼎盛之时,突厥都是心腹大患。

何况现在江山残破,自己眼下所拥有的兵力钱粮,可不能和杨广时代相比。

他都差点在雁门关被擒,自己就算拿出全力和刘武周打,又有几成胜算?

更别说现在自己还拿不出全力,帝国最为精锐的六万大军还在潼关防着李密。

两线作战左支右绌之下,如果和突厥正面交锋基本就是必败无疑的结果。

原本用来对付刘武周的武器就不是刀剑而是钱粮,依靠物资方面的优势以拖待变,耗也耗死了那帮穷鬼。

可如今他们得了自己的积蓄,于钱粮物资上并不见得比自己差多少。

再指望拖延取胜已经没有可能,刘武周反倒是可以利用这些钱粮招募兵马扩大战果,死守就等于守死。

眼下要想破局,就必须在一个方向打开缺口,不管是河东还是洛阳,只要有一个地方打出结果,都能缓解另一方的压力。

到底是世袭武功勋贵,李渊也是知兵之人,明白眼下这种情况,多半就是李密搞的鬼。

自己经营多年的河东,莫名其妙被人打成这副德行,军令不通消息断绝,这肯定是有细作搞鬼。

最好的办法就是起用能将领兵出阵,以攻对攻先打残其中一路,让他们不能互相呼应,再集中力量对付另一路。

这样的能将自己手下也不是没有,只不过……一想到这一层,李渊就觉得血气上涌,左侧额头隐隐作痛如遭斧锯,他不由得怒火升腾,于李元吉的恨意凭空增加几分,对着面前裴寂说道:“玄公素来对他们几兄弟照拂有加,可如今国事为重,你也不要为他们求情!只管按孤的旨意行事,斩杀三胡以正国法纲纪!”

裴寂神色从容,面上无喜无忧,一副胸有成竹模样。

对李渊的发作也没有明着去劝谏或是抗衡,只是等到李渊发了一通脾气之后,才淡然说道:“既然圣人要臣去杀三胡,那么臣就要斗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