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大明皇弟> 第三十八章闻京察舆情汹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闻京察舆情汹汹(6 / 7)

怀若谷,一定是知道不少舆情,仆正想听听叔厚兄的呢。”

梁储快人快语“宾之,舆情对你可是不利啊!”

李东阳嘴角稍稍扯了一下,笑一笑后平静答道“哦,竟有此事。仆愿闻其详。”

梁储微微皱一皱眉,径自说了下去“老夫待在官场,已经四十个年头儿了,亲眼见到了万安、王恕、马文升、刘大夏、刘健五位首辅的上台与下台。老夫不想在这里评论他们柄国执政的功过是非,老夫只想说一点,他们上台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笼络人心,这一点几乎无一例外。

不说别人,就说你的前任刘健,他这人虽然性格躁急心胸狭窄,但除了整一整对手刘大夏的几个亲信之外,对绝大多数官员,他还是优恤有加。

对那些当了尚书多年再也无法晋升的老臣,他向皇帝请旨额外颁赐,不是晋为太师就是晋为太傅,这些勋职都是虚衔,但有了这个虚衔,就同你晋升大学士一样,由二品变成了一品。

俸禄拿到了顶级,一年多了几百石粮食上千两银子,而且除了本人,还有常例恩荫子孙,让他一个儿子免了考试就直接进入官场,当一个中书舍人或太常博士什么的,这又解决了老臣的后顾之忧。

这些个策略招数,既无害于朝廷,又有益于官员。因此刘健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却依然能够稳定政局,开创一呼百应的局面。

可是你宾之,刚入机衡之地,所有官员莫不引领望之,侧耳听之,看你宾之有何举措,能够让他们从中得到好处。等来等去,好处没等到一星半点,却先是等来了一个讲经筵推广新学,引起了士林朱子门徒的轩然大波。

这一波还未平息,紧接着又是一个圣意严厉的京察,直弄得两京官员人心惶惶寝食难安。任谁都知道,推广新学、京察,都是你的主意。宾之啊,老夫今天来是想劝劝你。你这样做,岂不是要结怨于百官,把官场变成冷冷冰冰荆棘丛生的攻讦之地么?”

梁储的这一番话,可谓是肺腑之言,虽住了口,两道吐剑的毫眉却还在一耸一耸地显示内心的激动。这老头儿真是保养得好,说了这半日的话,口不干舌不燥,精神气儿还旺得很。

李东阳听了这番话,心里头很不是滋味。一方面,他承认梁储说的话句句都是忠言,这位老臣若不是把他当成朋友,决计不会大老远顶着毒日头跑来内阁向他进言;但另一方面,他也感到自己提出的京察之所以普遍遭受非议,是大家并不了解他的真正动机。

梁储出于情谊前来规劝,尚且听得出微词来,一般人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尽管李东阳善于克制自己,心情却不能不由此沉重。

沉吟半晌,他缓缓说道“厚斋先生一席话振聋发聩,仆铭记于心,当深思之。但身居宰辅,惟务从命,一应国家大政,总以得体为是,岂敢为保禄位而怀私罔上。昔范文正公当国之时,深患诸路监司所得非人,便拿来选簿一一审视,凡有不合格者,便拿笔勾去。

他的友人规劝道‘一笔退一人,则是一家哭矣,请公笔下留情。’范公答道‘一家哭,比之一路哭一郡哭,哪一个更令人痛心?我既身居宰相,当以天下为公,岂能怀妇人之仁,为一家哭而滥发慈悲。’厚斋先生,范公此等正气,足以震慑千古。

仆以为,惟其如此,才是宰相的襟抱,才能担负起宰相的论道经邦燮理阴阳的责任。盖政事顺则民心顺,民心顺则天地之气顺,天地之气顺则阴阳有序。

天地人之极,人为主,一国之政顺与不顺,检验民心便可得知,然而欲使民心顺者,官也!如果百官一个个怙势立威,挟权纵欲,恶人异己,谄佞是亲,于所言者不言,于所施者不施,其直接后果,就是皇上的爱民之心得不到贯彻,老百姓的疾苦得不到疏导吁救。

上下阻隔,阴阳不交,人心不畅,出现了这种局面,身为宰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