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康佑四十二年> 四十章 错综复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十章 错综复杂(1 / 2)

轩辕偲摇头,并没有吭声,虽然他对所谓的张氏余孽并不了解,但能被东宫率卫如此看重追击,应该是与寻常犯事之徒不同。何况,轩辕靖也在场,延平王府没有理由去扣留逃犯。

当街遇到这等事,轩辕靖也没了游逛的兴致,便随着轩辕偲一同返回广明苑。

南霈朝廷架构,大致分为一省六部,六部之下,设有二十四司,即每一部下辖四司。各司长官称郎中,官职为五品或六品不等。

刑部理论上是主管刑罚以及律法制定,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沦为大理寺的附庸,成为一个执行机构。从职权来说,刑部须事事上奏中书省,而大理寺却可直接上奏圣裁。故而,这二者之间经常会有一些矛盾,毕竟双方都是独立的机构,谁也不想将权利拱手送于对方。

东宫六卫绝大部分被太子外派,用以沿途保护嵥国使团,平川城中只剩下一千射声率卫。经过几天的商议谋划,太子终于定下在今夜抓捕嵥国密探的行动。射声率卫为主力,京兆府衙役在外围策应堵截。

于是,便有现在大理寺门口这浩荡的场景。每有一位射声郎官带队而来,必擒获数十嵥人。现今的大理寺卿,是太子一手提拔而上,原本是刑部左侍郎。一早得到太子诏命,在大理寺耐心等候,看到抓了有近百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可是白白送上门的功劳,凭着他多年的审讯经验和手段,必然能得到一些有用的情报和信息。

刑部也不知是从哪听到了风声,都官司郎中风风火火也带了一干人到了大理寺。

“艾济?”大理寺卿眯着眼睛,斜看为首的都官司郎中,脸拉得很长,一副厌恶的表情。

艾济来时就没觉得他会对自己客客气气,扶了扶头上的笼冠,抬手比划作礼“武大人,我奉尚书之令,前来带人犯压往刑部大牢,还望行个方便。”

大理寺卿名叫武序,只听他从鼻孔中发出一阵长长的冷笑“你们刑部要抓犯人,来我大理寺作甚?怎么,抢功抢到本官头上了?”

艾济的品级比武序要低上一阶,照理说,应该是会对他毕恭毕敬。但武序之前在刑部任职侍郎的时候,两人就常有龃龉,艾济很多功劳都被武序隐瞒不报,甚至据为己有。“武寺卿官威赫赫,下官可不敢!只是我都官司职在审理、诉讼案件,嵥人在京城散布谣言,而今抓获,自当将人犯带回。况且,近日有凶案发生,嵥人恐有涉及。”

“笑话!一个小小都官司,何以明断此等大案?永王公子曾在楫州遇刺,这些嵥人乃是疑犯!太子命我清查,莫非艾郎中对殿下的指派有异议?”武序正眼都不瞧人。

此时又看见一队射声率卫而来,赶忙撇下艾济,上前问道“郎官辛苦,这……怎么就两人?”

这队人马正是先前轩辕偲遇上的那拨,领头的郎官看到刑部来人,大体上已猜到是怎么回事,低声说“武大人,这俩可比嵥国探子值钱多了。”

武序顿时眼前一亮“还请郎官详说。”

“张氏余孽。”

这四字一出,武序连忙回头看向艾济,生怕他听到。两眼放光,嘴角按捺不住笑意,从袖中掏出两块金饼,朝人手里一塞,说道“多谢,郎官辛苦一夜。”

说完,他衣袖轻挥,一班衙役就将捆住的两人送往大理寺衙内。

艾济看出些端倪,觉得武序此举甚为反常,几步走上前,追问“都官司虽小,但也是朝廷要害部门,既有案件发生,本官理当缉拿要犯审理。武寺卿你就是告到太子那去,我也不惧!”

武序此刻哪还有心情搭理艾济,永王公子遇刺案和张氏谋逆案相比,那可相差太多。虽说距离张氏谋反被诛已经过去几十年,但其余党却是时时制造骚乱,两朝皇帝多年以来都想将这一党人连根拔除,可总是难以肃清。眼下活捉,正是立下大功的绝好契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