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书屋>历史军事>岳飞再世,武穆称雄> 第72章 岳飞底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章 岳飞底牌(2 / 4)

虽然他还是不认识岳飞的简体字,但是岳飞能把简体字大概其转变成秦隶让他看懂啊。

当然,即使认识了秦隶,还是不能语言交流,书写语言和口头语言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好在需要的时候还有影九,他这是一个现成的口语翻译。

看书、笔谈、口说三管齐下,岳飞终于将他们这些甲士的来龙去脉大体搞清楚了。

原来这个老族长竟然是秦末西楚霸王的亲生儿子的后代!

项羽垓下兵败逃命乌江的那段古,刘邦手下大将韩信先是十面埋伏,一举消灭了项羽精锐主力核心战力。

然后迫使项羽亡命而逃,他又在后面紧追不舍,痛打穷寇,楚霸王的十万精兵如同冰雪遇到烈日融化。

如此层层剿杀,导致不可一世的项羽再也没有回天之力,只好无奈上演生死离别,无暇顾及其它。

就在那段时间,项羽告别虞姬,导致这位千古美人失去活下去的希望,因此虞姬悲愤诀别,自杀而死。

虞姬死前,将她和项羽二人的儿子项鸿托付给最忠心的护卫,让他们保护小主逃生,寄托希望。

那个护卫首领名字是范昉,乃项羽麾下头号谋士范增的儿子,继承了他父亲的智慧,还英勇善战。

不过,他同时也继承了他父亲倒霉的命运,可能稍好一点。

范增出谋划策不见采用郁闷而死,一死了之,万事皆空。

范昉则见证了刚愎自用项羽的败亡,他也不得不四处逃亡,只有在敌人不太重视的情况下才得以苟活。

当时这支卫队还有大约百人左右,他们费尽周折,百死一生,最后只剩下十个人活了下来,包括项鸿。

这些人的侥幸生存,也是仰赖范昉的运筹帷幄,就是他在五里岗挖了那个藏兵洞,才能一直隐藏下来。

他是借用了人们灯下黑的思维误区,等于在敌人的眼底下藏身,让他们意想不到,实际上就在他们身边。

老族长就是项鸿的后代,那些甲士就是那些卫士的后裔,影九原来也是其中的一员。

而影九则是范昉的后代,他还有一个同辈的亲哥哥,名叫范统,是这群人中第二高手,第一高手当然是范鸿,不管是在大家的意识中,还是在实际的战场上。

不过,在实战中,范统应该稳居第一了,因为老族长年事已高,他的后代还没有长大。

刘邦消灭项羽以后,虽然对项姓家族没有斩尽杀绝,可是对项羽的直系后代,他们是不会留下后患的。

所以,项鸿等人只好隐姓埋名,世代生活在幽暗之中,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以免被赶尽杀绝。

这种状态,开始的时候就造成他们和社会进展脱节,使得他们不知道外界的变化,所以不敢出来。

后来就变成了他们与世隔绝,和所有人为敌。

人都差不多,哪里知道谁是要追杀自己的人,所有就不敢见任何人。

这位老族长的名字叫项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多大了,过的就是山中无日月的日子。

自始至终,他们这些人都只有一个心思,就是为先祖复仇,恢复西楚霸王的辉煌。

二三千年之间,他们作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搜集情报,包括那些官府保存的资料,还有自己侦察到的机密。

比如,影九就是他们打入皇宫去的探子。

官府资料,包括太史公的项羽本纪,都是他们收集和研究的对象。

老族长项鸿对这些情报的整理所花精力最多,而他的那个记事本大多都是他整理的资料和想法的总结。

尤其是要不要采取行动的一些权衡,类似后世人们决策的时候所作的可行性研究。

岳飞先浏览了一下这个记事本的大体内容,他发现如同别人的家世记录一样,里面不少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